河套微傳媒 2023-05-05 15:04:06


暖風吹開花千樹,梨花如雪春意濃。眼下,內蒙古河套地區6.8萬畝梨樹集中開花,一處處梨園成為天然的游客打卡網紅地,在帶動當地鄉村旅游升溫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梨果產業知名度。

游客在臨河區民主村梨園觀賞。新華社記者李云平 攝
進入4月下旬,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干召廟鎮民主村梨園迎來“萬樹甜雪”的浪漫季節,雪白的梨花俏立枝頭,柔美的花瓣隨風搖曳,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和遠道而來的游客紛紛前來賞花踏春,感受玉蕊初綻的勝景。
臨河區文旅體育局局長王健告訴記者,臨河區梨樹種植歷史久、范圍廣,現已達2.9萬多畝,占果樹總面積的60%以上。近幾年,他們依托梨果產業資源優勢發展賞花經濟,策劃舉辦梨花節,邀請游客賞梨花、嘗美食、品民俗,不斷增強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王健說:“我們在梨花節期間安排了一系列文化展演、體育賽事、觀光體驗活動,打造雅俗共賞的春季文旅盛宴,讓鄉村旅游融入游客的旅游休閑生活中。”

游客在杭錦后旗青年農場梨園觀賞。新華社記者李云平 攝
記者在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沙海鎮青年農場梨園看到,6000多畝梨樹競相綻放,游客們行走在鄉間小道,聞著梨花的清香感受一路芬芳。游客常桂仙說:“梨花潔白素雅,繁花似錦,讓我們感覺真正融入了大自然。”
據杭錦后旗副旗長曹冉岳介紹,杭錦后旗發展全域、全季、全業旅游,重點推出梨花節等特色文旅節慶活動,打造以“鄉土、人情、書香、酒香、美食”為主的區域公用品牌,不斷創新和豐富旅游產品、業態,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文旅產業核心競爭力。

五原縣聯豐村梨園集中開花。新華社記者李云平 攝
同樣在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塔爾湖鎮聯豐村梨園,朵朵梨花潔白如雪,散發陣陣芬芳,慕名而來的游客徜徉花海、流連忘返。據五原縣副縣長邵永斌介紹,五原縣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舉辦梨花節等節慶活動挖掘農業的生態、文化、社會功能,促進農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擁有河套灌區的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是內蒙古西部地區主要的梨花觀賞旅游目的地。巴彥淖爾市文旅廣電局局長劉雪告訴記者,為深入挖掘賞花經濟潛力,巴彥淖爾市指導各旗縣區拓展發展“賞花”+演藝、賽事、研學、養生等旅游業態,植入文化、民俗基因,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更有層次感的旅游體驗,打造“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花季旅游品牌。“‘一朵花’美了鄉村、醉了游人、興了產業、富了村民。”劉雪說。

河套地區各個梨園集中開花。新華社記者李云平 攝
巴彥淖爾市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引進蘋果梨、早酥梨進行試驗栽培,盛產的梨果具有產量高、品質優、口感好等優點。巴彥淖爾市林草局改革發展和產業科科長李瑞說,巴彥淖爾市推進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發展壯大梨果產業,已打造50多個集中連片100畝以上的梨果產業示范園,形成多個梨果產業特色村、鎮,每年生產、加工產值上億元,帶動上萬戶農民直接或間接增收。
目前,河套地區以建設綠色有機梨果生產基地為契機,不斷完善梨果生產、冷藏、加工、電商等基礎設施,推進梨果產業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讓更多早酥梨、蘋果梨、景豐梨等特色優質果品走向全國,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來源:新華社
編輯:王婧
校對:葛希合
審核:陳煥坤
監制:陳東升
終審:張海濱
往期回顧
◆直擊一線,巴彥淖爾公安“五一”假期守護不打烊!
◆巴彥淖爾市應急管理局:多措并舉 全力確保“五一”期間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速看!2023年內蒙古職稱評審新要求


內蒙古科右中旗:奶制品加工走向規模化標準化
集市旺 國潮興——重慶“五一”假期消費市場見聞
暴雨預警: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
內蒙古:切實服務保障“五大任務”見行見效
“五一”假期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 適宜旅游出行
鄉村振興研究室赴內蒙古烏蘭察布察、河北張家口考察調研
內蒙古關于2023年全區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公開電話和信息公開專欄...
粵東西北地區排名第1!茂名這項工作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