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6 09:28:15
湖北蘄春向橋鄉連綿起伏的群山中孕育著連片的油茶樹,錯落有致的梯田上油茶樹規整地排列著,一眼望去,無邊無際。

這是湖北省蘄春縣向橋鄉桐油畈村油茶基地的風景,側耳傾聽,割草機的轟鳴聲遠遠傳來,舉目看去,20余名工人正在除草、扶土、施有機肥,現場一片繁忙。
“靠山吃山”謀振興。近年來,該縣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圍繞“擴規模、重培育、創品牌、增效益”的總體思路,大力開展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行動。油茶,已經成為該縣農民增收的“致富樹”,也成為該縣冉冉升起的特色產業。
向橋鄉山林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土壤肥沃,氣候宜人,優越的自然環境為油茶種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斌沖片區現有油茶基地22000余畝,百年以上樹齡的油茶樹有很多。”桐油畈村支部書記曹英旺介紹,該鄉油茶產業歷史悠久,產業基礎豐厚。

近年來,該鄉依托自然資源稟賦,按照“產業興村富民”的發展思路,大力引導村民發展油茶特色產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兩瓶1斤裝的茶油禮盒,市場價能賣到268元,賣得很火。”曹英旺打開一份茶油禮盒,展示精加工茶油禮盒產品,“每一瓶茶油都貼了二維碼,通過二維碼可以追溯產品的生產地、生產批次和產品的基本信息。”
單價翻番、收入倍增的背后是產業模式的與時俱進。2021年,該鄉桐油畈村先后帶隊前往安徽、河南、江西等地考察學習,投資60余萬元引入榨油新設備新技術,促使種植規模再擴大,茶油品質再提高,油茶廢料再利用。

同時引進湖北鑫福康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完善茶油產品設計包裝,團隊專業人員直播帶貨,強化產品“軟實力”,進一步拓寬銷路,暢通產業供應鏈。該村茶油榨取量成功提升近6個百分點,茶油平均單價由50元/斤增加至110元/斤。
投資約6000萬元打造的集育苗、種植、采摘、加工、銷售于一體的桐油畈油茶產業園,產業園分為油茶育苗基地示范區,油茶種植示范區、油茶加工、生產、銷售一體化產業示范園三個部分。
油茶產業園這一“筑巢引鳳”項目,實現了該鄉油茶資源由分散不集中向統一聚集的發展局面,進一步完善了“一區三園”產業布局,逐步實現農業三產深度融合。
油茶成了“搖錢樹”。茶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油茶是向橋鄉的傳統產業,栽培和加工的歷史悠久。該鄉油茶樹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栽種至今,在當地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經濟樹種,在斌沖片區,基本上每戶人家里都有一片茶山,種滿了油茶樹。
“你可別小瞧這片茶園,每年能給我家帶來2萬余元的收入。”該鄉橋邊河村好鄉親油坊老板娘宋桂花笑著說,“去年我家榨了四五千斤茶油,雖說是副業,但帶來的收入可觀。”
除了宋桂花的‘好鄉親’作坊,橋邊河村還有3個榨油小作坊,榨油的機器都很完備、工序規范、技術精湛。村支部書記張長生介紹,村里家家戶戶都種油茶,每年到了寒露之后就開始采摘茶籽、榨茶油,油坊忙得不可開交。
每到霜降時節,油茶花開,白綠相映,連接成片,清香四溢。“整座山就成了油茶花海,在冬天是難得一見的美景。”張長生笑著說,“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而且還十分耐貯藏。果殼可以做污水處理劑,油茶枯餅可以提取茶皂素,可謂全身都是寶。”

為大力發展這一特色產業,該縣堅持“以生態興產業、以產業促生態”的綠色發展思路,將油茶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納入全縣“1+6”重點產業鏈建設工程,制定了發展規劃。該縣林業局通過出臺扶持政策、抓好基地建設、推動品牌創建和“新種+低產改造”兩輪驅動等措施,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引導油茶種植加工業向產業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
同時,該縣利用農戶房前屋后閑置地塊、宜林荒山、無立木林地、低效茶園、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經評估的到期退耕還林地等各類適宜的非耕地改培油茶。目前,該縣已完成油茶新造林1.75萬畝,完成低產林改造3.2萬畝。
油茶產業發展給農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油茶樹甚至被稱為該縣的“搖錢樹”。2022年,橋邊河村全村一年豐產茶油近4萬斤,銷售茶油收入近300余萬元,相比傳統農作物,油茶可以說是山區的“致富樹”。
農旅融合開新局。鄉村蘊藏著無限的生機與希望,向橋油茶以獨特的香味、醇正的口感深受消費者青睞,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前景。近年來,該鄉油茶已不再僅限于做傳統油茶產品,不斷完善精深加工產業鏈,產品線逐漸豐富。
多方合作,產品創新。該鄉多次赴湖南考察種植、加工高品質健康山茶油,邀請省農科院專家教授提供技術指導,自主研發物理冷榨冷提技術,實現自動化高效榨油。與有20年化妝品生產經驗的上海科萊麗化妝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開發護膚精華、護膚乳霜、洗發水等八大品類20余種油茶日化產品生產線,目前試生產產品1種,備案送檢產品5種,新型油茶日化用品深受體驗者歡迎。
同時,該鄉斌沖村引進在外能人回鄉創業,并注冊成立壹禾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研發生產,建有350平倉庫和650平廠房各一棟,550平辦公樓一棟。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2022年4月,總投資1200余萬元的油茶延伸精加工項目落戶斌沖村,該項目集研發、生產、辦公為一體,投產后重點生產加工油茶日化用品、油茶化妝品、物理冷榨茶油等,實現茶油產品差異化、茶油衍生品的零突破,精準“強鏈”“補鏈”“延鏈”。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帶動就業30余人。
“采摘茶果、體驗榨茶油、賞茶花、吃茶耳,還可以釣魚、吃農家土菜,晚上住在茶山小屋看星星……”該鄉黨委書記霍海林信心滿滿地說,該鄉深度挖掘棠樹嶺生態、文化、旅游品牌價值,以“油茶+度假養生”為主題形成農業和旅游的強大合力,打造“油茶+楠竹+旅游”農旅產業融合示范區。

農旅融合,鄉村振興。該鄉利用現有油茶、楠竹優勢,將向橋北部的斌沖油茶產業區、南部的棠樹嶺村楠竹產業區融合旅游發展,通過傳統種植精細化、加工產業化向旅游效益化轉移,積極推進鄉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唱響“向橋茶油”品牌,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標桿,奮力開創鄉村產業振興新局面。
如今,該鄉打造“兩帶、四區、七景”布局,逐步建設成為融休閑度假、避暑療養、生態農業、紅色旅游、古村落遺址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勝地,走出了一條“靠山吃山、興山富民”的好路子。
記者丨 詹鈞名
通訊員丨易國元 黃志彪 李 妮詹建平
CCTV-4《中國新聞》:農民年增收約2200萬元!湖北安陸農業社會化...
情暖保潔員 共創美家園 湖北蘄春縣鼓書協會走進彭思鎮余涼村
田畈種蘄艾 垸里有車間 村頭建企業 湖北蘄春高新鋪村庭院經濟...
【第二屆湖北恩施咸豐插秧節】下田插秧,摸魚捉鴨,踢球拔河.......
【第二屆湖北恩施·咸豐插秧節】走進最美鄉村:馬倌屯村
湖北“16條”打造“水陸空”立體口岸體系
湖北谷城:打造富有鄉土特色的黨建領航鄉村治理模式
“當一名好兵”——追記武警湖北總隊隨州支隊戰士李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