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tv 2023-05-06 10:01:23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農業用基因編輯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準清單》,下發全國首個植物基因編輯安全證書。該證書由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舜豐生物”)摘得。

里程碑意義:世界前沿技術結碩果
基因編輯是世界生物育種領域最前沿的技術。與轉基因不同,基因編輯育種僅對作物自身基因進行修飾,并不轉入其他物種的基因,其原理等同于常規誘變育種,培育出的品種也與常規育種培育出的品種無異。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首個基因編輯安全證書著眼于“大豆振興計劃”。舜豐生物總經理張輝介紹,高油酸大豆是此次獲得證書的基因編輯產品。油酸是一種單不飽和脂肪酸,被稱為“血管的清道夫”,采用高油酸油加工的食品能有效降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從而起到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學術界將油酸含量在75%以上的食用油認定為“高油酸油”(國標為70%),舜豐生物采用基因編輯技術調控大豆的脂肪酸合成通路,創制出了高油酸大豆。用它榨出的大豆油油酸含量能夠達到80%以上,最高可達85%,是普通大豆油油酸含量的4倍(傳統大豆油的油酸含量在20%-25%左右,橄欖油油酸含量約80%,普通花生油油酸含量40%-67%),為這個大豆產品貼上了“營養健康”“高性價比”“高附加值”等眾多標簽。
前瞻性布局:技術領跑全國并實現出口
首個安全證書來之不易,2018年5月,舜豐生物落地山東濟南,是重點打造的全國首個世界一流植物基因編輯技術平臺。五年來,秉承“基因科技創造健康生活”的使命,植物基因編輯技術平臺通過“技術+人才+平臺+資金”等要素組合,不斷進行創新研發投入,獲7個自主研發核心工具專利授權,專利申請突破180項;聚集國內外生命科學精英,技術領跑全國,首批基因編輯產品進入可商業化階段,并與多家合作伙伴達成產業化推廣共識。
既專注于新產品開發,又深耕關鍵技術攻關,舜豐生物形成了以CRISPR Cas SF01和CRISPR Cas SF02為代表的“基因剪刀家族”。2022年8月,舜豐生物首次開放基因編輯核心技術授權通道,實現了我國基因編輯核心技術的首次出口,為跨國公司提供專利許可及技術解決方案。

“我們目標是打造年產值超百億的農業鏈主企業,從種業源頭布局,推動研產銷高度一體化發展,實現種源可追溯、更安全營養。”張輝說,安全證書為團隊注入一針強心劑,舜豐生物將結合政策、技術、產品、資本全面發力,加快基因編輯育種產業化推廣,從助力“大豆振興計劃”出發,實現產業增效,助力產業升級,為人類營養健康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輸出系統解決方案,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政策面推進:我國正式駛入產業化快車道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其中良種是底盤,大力推進生物育種是必要手段。
2022年1月24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用基因編輯植物安全評價指南(試行)》,首次為農業用基因編輯技術頒布相關政策與管理措施,并依據基因編輯產品不含有外源基因的科學屬性,明確基因編輯產品區別于轉基因作物管理。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指出,全面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扎實推進國家育種聯合攻關。
2023年4月,農業農村部發布《農業用基因編輯植物評審細則(試行)》,進一步明確基因編輯植物的分類標準和簡化評審的細則,進一步增強了《指南》的可操作性。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世界著名植物生理學家許智宏欣喜地表示,“基因編輯育種有著先天的優勢,可以快速培育出高產高附加值的優良品種。《農業用基因編輯植物評審細則(試行)》的發布和第一個基因編輯安全證書的下發,讓我們看到了民族種業振興的希望。”

美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前沿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舜豐生物首席專家顧問朱健康表示:“此次《細則》的發布是繼2022年《農業用基因編輯植物安全評價指南(試行)》發布后的又一個里程碑事件,它從分子特征、環境安全、食品安全三個方面界定評審細則,將已有文獻或產業數據表明對環境安全和食品安全沒有風險的基因編輯產品,予以簡化安全評估流程,這無疑會加速基因編輯的產業化進程。”
全球來看,美國、日本、印度、歐洲、南美等國家和地區對于基因編輯技術的監管已持開放態度,并且已有大量基因編輯產品上市。我國也較早布局了相關技術的研究,大量企業和科研單位紛紛加入到這個賽道中。全國首個安全證書的下發,標志著我國基因編輯正式駛入產業化快車道。
應縣下馬峪鄉:強化安全防范意識 筑牢地質災害防線
4.8億元資金保障內蒙古農牧區供水安全
全國春播糧食近四成 進度快于去年
安全標識補齊了,學生過馬路安心了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舉辦東北區2023年土...
劍河縣登上“豐饒中國”——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成果展
全國農技中心召開2023年夏蝗發生趨勢會商與防治技術研討會
“三個靠前”,嚴把養老機構安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