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發布 2023-05-18 16:53:44
5月16日
江西日報第11版版面頭條
以《綠葉生“金”富山鄉》為題
對上猶縣堅持把茶葉作為農業首位產業推進
堅持產品品牌化、生產標準化、基地景區化
接連摘取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
全國有機茶標準化示范縣
中國茶旅融合競爭力全國十強縣等金字招牌
茶葉等級和產值不斷提升進行了報道
具體內容是什么
一起來看

夏雨初霽,云輕霧薄。從上猶縣城出發,沿著寬闊的旅游公路驅車行駛十幾分鐘,記者來到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贛南茶葉第一村”——梅水鄉園村,只見山上、屋邊、路旁都是整齊的茶園,微風輕吹,飄出縷縷春茶清香,沁人心脾。

走進該村猶江綠月茶葉合作社茶園,綠樹蔥翠、茶香怡人。“上猶有茶葉之鄉的美譽,我一直想來上猶采茶品茶。今天終于來到實地感受茶鄉魅力,真是不虛此行。”從贛州市區慕名前來的游客羅珊珊不僅穿上采茶服,背上竹編茶簍,體驗了采茶的樂趣,還參觀了市級非遺——上猶手工綠茶制作技藝,了解茶葉從采摘到制作加工、包裝上市的全過程。

上猶縣有“中國名茶之鄉”美譽,山多林密,氣候溫和,是茶葉生長的特優區。近年來,該縣堅持“環境無污染、種植無公害、監管無盲區、制作無添加”的嚴格要求發展茶葉產業,著力提升產業基礎、建設品位、產品品質、綜合實力,助推產業鏈不斷升級。

“我們通過‘茶葉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帶動全村90%農戶建起大小不一的茶園,現在全村種茶面積達5700畝。美麗的茶園不僅美化了鄉村,保持了水土,更成為當地村民重要經濟來源。僅茶產業一項,就讓村民戶均年增收2萬元。”猶江綠月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開敏說,該公司充分發揮科研、人才、市場、品牌等優勢,形成了集育苗、種茶、制茶、銷售于一體的茶葉產業鏈。“2021年,我們成功入選全省第一批‘贛鄱正品’認證品牌,這不僅是對我們公司的肯定,更提升了‘上猶綠茶’這張優質農產品名片的知名度。”

本著讓“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的發展思路,該村還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建設茶藝表演中心、茶園游步道和觀景臺,組建客家茶藝表演隊,探索出集茶葉生產、技能培訓、鄉村旅游、紅色研學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前來游玩的客人不僅可以體驗采茶的樂趣,還可以住民宿、玩漂流、乘坐森林小火車,逛姓氏文化廣場,了解客家門匾的故事。如今,園村年均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逾500萬元。每到節假日,都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游玩,美麗茶鄉成為市民養眼、洗肺、舒心的好去處。
在上猶縣五指峰鄉黃竹頭村茶農李向平家的茶園里,幾名茶農腰間掛著茶簍,駐足在縱橫交錯的茶壟間,嫻熟地將新采的茶尖放進茶簍。“現在雨水多,茶葉長勢不錯,這個時候采摘的茶葉,茶芽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品質上佳。”短短兩年,李向平家的茶葉種植面積由3畝多擴大到16畝,年收入也由之前的1萬余元增加到5萬余元。
好山好水出好茶。近年來,上猶縣堅持把茶葉作為農業首位產業推進,堅持產品品牌化、生產標準化、基地景區化,接連摘取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有機茶標準化示范縣、中國茶旅融合競爭力全國十強縣等金字招牌,茶葉等級和產值不斷提升。目前,該縣有茶園11萬畝,茶葉年產量2860噸,上猶綠茶品牌價值突破5.23億元,規模和產量均占贛南地區茶產業發展的52%以上。小小的綠色茶葉,既綠了山頭,又富了山鄉百姓。
來源:江西日報
作者:黃傳章 賴圣坊
推動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助力高質量發展!全區營商環境優化工作會...
化州橘紅特刊⑿五大“聚焦”打造化橘紅“千億”產業
縣現代農業發展中心開展2023年農業機械年度檢驗工作
多措并舉抓好抓實防災減災工作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2023年小麥搶收工作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關于做好2023年農業生產用油供應工作的通知
丘北樹皮小學:“五個一”再部署、再落實防學生溺水工作
大美西安,喜迎盛會(聚焦中國—中亞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