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正安 2023-05-24 16:11:17
“好多來新州的人都說,他們不知道我們這里還有這樣的喝茶習俗,茶葉還可以這樣炒。以后想喝油茶湯,就到我們新州來。”正安縣新州鎮司法所資料員向孝群家住在鎮上,作為新州鎮人,她和鎮上的人們一樣,一直以來都在炒油茶、喝油茶湯中度過。
新州鎮毗鄰重慶,居民們喝油茶湯的習慣源于何時,已無從可考。據傳這一習慣在清末民初開始形成,當時人們覺得僅僅是為了解渴的茶水似乎少了什么東西,于是就在茶水里放進油鹽,茶水便多了一分煙火味。后來人們發現在茶水里放油鹽味道不純正,于是有人采摘茶青回家后把茶青放在鐵鍋里,加入菜籽油炒制,茶青變黃時加入清水不停地攪動,直到茶青變成糊狀了再把油茶舀起來,吃的時候可以佐以點心之類的食物。每天吃完早餐喝油茶湯,這已成了新州居民的一個“習慣性動作”。

油茶湯
新州人把炒茶叫作熬茶,熬好的油茶叫茶羹。茶羹可以天天做新鮮的,也可以每次熬的時候多做一點存放在冰箱里。熬好的油茶因為有油,放在器皿里一段時間不會變質。喝油茶湯的時候,將冰箱里的茶羹拿出來,根據食用的情況舀一點放在鍋里加熱放進清水,再加一點鹽巴?!翱梢栽谟筒铚锛佑驮⒚鏃l、米花、雞蛋、花生米等吃的東西,你想吃哪樣就加哪樣,還可以用油茶湯來泡飯吃。有客人來家里,我們就用這個油茶湯招待他們?!毕蛐⑷赫f,熬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內容,孩子們都會做。新州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保留喝油茶湯的習慣。
除了新州,正安的楊興、安場、碧豐、廟塘等一帶,人們都有飯后或傍晚喝油茶湯的習慣,每天兩三次,每次一大碗。尤其是在勞作大汗之后或疲乏困倦之時,喝上一碗會使人精神煥發,因此正安人也稱油茶湯為“干勁湯”。在正安縣城以及安場、新州、廟塘等集鎮,當地群眾、外地商客均可在小吃攤點品嘗到正安油茶湯的獨特風味。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千百年來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的茶習俗,燦若繁星的茶詩、茶詞、茶賦、茶歌、茶聯、茶故事、茶謎語、茶諺語等民間文學作品,豐富了貴州的茶文化,單是飲茶、采茶、祭茶的習俗就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與正安一山之隔的道真,仡佬族人在接待賓客、嫁娶、節日宴請、建房、壽慶等重要活動時,有“三幺臺”的習慣。“幺臺”是方言,是“結束”的意思?!叭叟_”即一桌宴席要經茶席、酒席、飯席三道程序。而第一“幺臺”,就是讓每位客人很有儀式感地喝上一碗油茶湯,再輔以各種點心、零食。這道程序完成之后,撤去碗盤碟盞,留下筷子,等待進入“二幺臺”。從古至今,這個習慣就一直這樣保留下來,到今天成了一道爽口爽心的人文景觀。
在黔東北的土家族寨子里,流傳已久的茶美食——“擂茶”讓人飲過之后記憶猶新?!袄薏琛币步凶鳌叭鷾?,是用茶青、生姜和生米混合研碎加水蒸煮而成的一種特色茶食。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擂茶在原料的選配上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F在土家人制作擂茶除茶葉外,還配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米花以及生姜、食鹽、胡椒粉之類的調料。將這多種的混合物一并放入擂缽里,然后用硬木棍使勁旋轉,目的是讓擂缽里的東西混為一體,之后取出舀入碗中用開水沖泡即成擂茶。有些地區為了省事,直接將各種材料放在碗中用開水沖泡即可食用。
土家人喝擂茶,一般在中午干活回家之后。土家人視喝擂茶為生活中必要內容,其重要性如同吃飯一樣。如有親朋好友來串門,那么在喝擂茶的時候還得配上幾碟茶點。茶點以清淡、香脆食品為主,如花生、薯片、米花糖之類,一頓擂茶喝下來,食欲已足了八分。
黔東南的煮油茶是侗家的一道美食,吃法多樣。煮油茶的主要材料包括茶葉、米花、酥黃豆、炒花生、豬下水、蔥花、糯米飯等。制作時,先將曬干的糯米飯過油炸成米花,再將一把米放進鍋里干炒,然后放入茶葉再炒一下,并加入適量的水,開鍋后將茶葉濾出放好。喝油茶湯時,將準備好的米花、炒花生、豬肝、粉腸等放入碗中便可入口。
煮油茶既是茶飯也是湯菜,茶菜合一,算得上是一種主食。招待客人時,第二碗要在碗里加入切成小片的糍粑、糯飯、秈飯、熟紅苕等食物,面上放米花、黃豆、泡入茶水后,依次遞給客人。客人如果已經吃飯,會把碗筷遞還給主人,或擱置在桌子上?!爸笥筒琛倍闭Z叫“記協”,一般每天吃兩次。第一次是清晨出工前,第二次是下午收工后,連同正餐共4頓。農忙時,家里負責飯食的人將油茶湯送到工地上。
布依人制作的茶葉中,有一種茶葉很有特色,相當名貴,別具一格,這就是“姑娘茶”。每年清明節前,未出嫁的布依族姑娘上茶山采茶樹枝上剛冒出來的嫩葉,回家后一番熱炒,再把一片一片的茶葉疊整成圓錐體,然后拿到院壩曬干,經過一定的技術處理后,就制成了一卷一卷的圓錐體,布依人家稱之為“姑娘茶”。
“姑娘茶”每卷重約一兩到二兩,形狀整齊優美,是布依族地區茶葉中的精品。這種茶十分珍貴,平時不會隨便拿去賣,只是作為禮品贈送給親朋好友?;蛟谡剳賽刍蚨ㄓH時,由姑娘家作為信物贈送給定情人,表達對純潔愛情的崇敬。

普安的布依族有祭茶神的習俗 魏安 攝
普安縣的布依族有祭茶神的習俗,每年春茶開采茶葉,人們要選擇吉日舉行一個莊重的儀式。儀式中,寨子的長老誦讀祭文。誦讀完畢后,當地德高望重的茶人率眾人向茶神“婭雅洛”敬香、敬茶、敬水果等物品,帶領眾茶人行祭拜大禮,然后宣布新茶正式開采。禮成之后,茶農們載歌載舞,彈起獨具特色的小打音樂“斗彈達吟”,唱起清澈嘹亮的采茶山歌。
據說,這個習俗延續了數百年。因為對茶有特殊的感情,普安縣的布依族一直供奉著茶神。這個茶神是他們心中的女性精神領袖“婭雅洛”(漢語意為大福娘)。據《摩經》記載,婭雅洛發現了茶,并用茶驅趕瘟疫,給族人治病療傷,是人人敬愛的心中神靈。
源于生活的傳統民間戲曲藝術——石阡茶燈,以“采茶”“制茶”為主題,其所衍生出來的儀式、工藝、表演、念誦、唱腔等行為方式,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在貴州民間絕無僅有。石阡茶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盛行于清乾隆年間,一般每年農歷正月初八出燈,正月十五收燈。如果說種茶、制茶、飲茶是生活中的日常肌理,那么石阡茶燈已上升到精神層面,反映了石阡人民對茶的景仰和推崇。
來源:貴州日報
【央媒聚焦】涿州:“送戲下鄉” 文化惠民暖人心
絲縷匠心,華光璀璨!曾作為國禮被贈送!涿州這項非遺文化了不得...
昔陽縣舉辦2023年“高手在民間”鄉土文化能人藝人技藝大賽
義馬市第十四屆大櫻桃文化藝術活動特色農產品展
義馬市第十四屆大櫻桃文化藝術活動開幕
茶房村:文化娛樂中心 村民“充電站”
圖解:貴州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
共享文化遺產 彰顯非遺魅力 —— 新鄉縣第十一屆非遺文化節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