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發布 2023-05-31 15:50:38 點擊量:294
5月30日,以“社會力量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分論壇三在上合組織農業基地楊凌示范區舉行。

論壇期間,來自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中國農業大學、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中國光彩事業國際投資集團、陜西省秦商總會等有關方面代表和專家,圍繞社會力量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與方法、實踐與案例,與上合組織國家有關領導、專家和學者,分享了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的中國經驗。

社會組織是參與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行穩致遠的重要力量。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作為致力于推動和支持中國社會組織“走出去”和減貧經驗分享的樞紐平臺組織,以增進中外民心相通為重要宗旨,推動了中國民間組織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交流與合作。“中促會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同中外民間組織的交流合作,積極踐行‘上海精神’,繼續聚焦發展,支持中國社會組織更好‘走出去’,為鄉村可持續發展和全球減貧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研究員朱靜芳表示。
阿里巴巴充分發揮互聯網企業的科技與平臺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成立了“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圍繞五大方向開展脫貧工作,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2021年5月“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升級為“阿里巴巴鄉村振興基金〞,并發布"熱土計劃”。

“目前,我們形成了以鄉村特派員制度為中心的鄉村振興模式,阿里選送資深優秀員工派駐到欠發達縣域開展為期兩年的幫扶工作,特派員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需求,協調阿里巴巴以及阿里生態資源,圍繞產業、人才、科技和鞏固脫貧3+1方向深入鄉村,保障‘熱土計劃’各項目扎實落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姚瑤表示,只要大家“在一起”結合鄉村所需、發揮自己所能,鄉村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奮進之年。

“從助農角度出發,我們采用‘訂單前置、以銷定產’的方式,提高或保護產品源頭收購價格,著力解決農民資金短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讓農產品賣得出、賣好價。先后與黑龍江、湖北、四川、湖南、河南、內蒙古等多地政府部門達成戰略合作,幫助當地農民分銷大米、小米、黃桃、玉米、李子、大蒜等多款產品達13000多萬元。目前已在21個省市建立了農產品供應體系。同時啟動‘鄉村振興百村行動’,在全國將優選100個具有農特產品的村鎮、建立100個紅色黨建宣傳教育基地、優選100個農特產品、每款產品銷售額將不低于100萬元。”中國光彩事業國際投資集團總裁陳江濤在分享經驗時說,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受益者、見證者、參與者,光彩集團愿身體力行,積極匯聚科學技術、產業項目、金融資本等各類創新要素,以助力好、服務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秦商總會成立于2012年4月3日,目前已聯接了全球各地陜西商會270多家,注冊會員合計5萬余家。秦商總會于2019年和2021年先后受命擔任脫貧攻堅紫陽合力團和鄉村振興紫陽合力團團長單位。

秦商總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劉阿津在經驗分享時表示:“在4年多的實踐中,我們確立了黨建+鄉村振興、龍頭企業+特色產業、‘多元化’合力團、‘政府主導、電商運營、會員購買’的消費帶貧幫企模式和工委會+秦商企業的五大秦商模式,幫扶紫陽鄉村振興產業結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秦商總會帶領46家省級社會組織在紫陽縣實施了52個項目,累計投入資4433.06萬元。”
返程物流鋪就致富路 鄉村振興共鳴協奏曲
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電影部團隊成員介紹
經典案例:2023鄉村振興影視賦能計劃
經典案例:中央文產資金扶持重大題材影視項目《中國芯》
經典案例: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電影節
農技科普上街頭 鄉村振興有奔頭 湖北蘄春縣科普宣傳活動為百姓解...
“中國攻克雜交水稻難關50周年”展覽在中國科技館開幕
四路并進 吳江區交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