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匯川 2023-06-02 11:30:00
近日,記者走進匯川區沙灣鎮八一村的瓜蔞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金筱東正在大雨來臨前組織村民搶種瓜苗,以便讓瓜苗在雨水的滋潤下茁壯成長。

“苗和苗的間隔寬一點,種稀一點……”在金筱東的指導下,村民們三五成群地在地里忙碌著,拉線、打窩、下苗、覆土……這邊村民忙著種植,另一邊的翻土機“轟轟”作響,種植基地里一片熱鬧景象。
“經過多方考察后選擇在八一村種植瓜蔞,是因為八一村的氣候、土壤等條件適合瓜蔞生長,當地政府也很支持,我有信心在這里長久發展下去。”今年2月,金筱東在八一村建設了200余畝瓜蔞種植基地。


金筱東告訴記者,瓜蔞是一種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都非常高的中藥材,它的籽可以做休閑食品,皮和根可以入藥,在市場上十分暢銷,自己已經擁有固定的銷售渠道。
目前,金筱東已經和八一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簽訂合同,采用“黨建+合作社+種植大戶+群眾”發展模式,既能增加村集體經濟和合作社效益,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近務工機會,為鄉村振興助力添彩。


“基地用工期間,平均每天有10-20名工人,每名工人每天約100元工資,三、四月份,兩個月就結算了工人工資2萬余元。”金筱東說。
“以前我都是在外地務工,自從這個瓜蔞種植基地開工以來,我就回來了,在家門口工作,既可以照顧家里,又可以賺到錢,真的很不錯。”村民余祖平現在是瓜蔞種植基地的管理員。
“整個基地的瓜苗已經全部種下去了,等到了9月份,就能看到瓜架上掛滿金燦燦的瓜蔞。”八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文全滿懷憧憬地說。

八一村的瓜蔞苗“剛下地”,隔壁底水村的白瓜就已經成熟。
在底水村村委會前的瓜田里,風一吹,綠浪翻滾,綠葉掩映間,一個個白瓜正躺在瓜田里“曬太陽”,白白胖胖的,十分鮮亮喜人。


“這片瓜田可不簡單,里面大有乾坤。”底水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雷朝海告訴記者,“我們采用循環套種的栽培模式,分別種植牛心白、白瓜和南瓜,一年收獲三季,春季種植的牛心白現已銷售一空,清明后種植了白瓜和南瓜,現在正是白瓜上市的季節,南瓜在6月份成熟上市,實現‘一地多收’。”


據了解,這片瓜地采用企業流轉模式,不僅方便了經營主體農業生產,也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底水村積極拓寬銷售渠道,和貴州吉倉貿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更好助力農民增收,鼓起群眾“錢袋子”。
朱連忠今年已經68歲,不能下地勞作,便自愿參與土地轉包。“現在的政策好呀!村里面帶著大家一起掙錢,種苗、管理、銷售都是他們想辦法,我們除了有土地流轉租金收入,還參與村集體經濟分紅,真不錯。”


據雷朝海介紹,第一季牛心白的產值達到五萬余元,現在成熟的白瓜每天可以采摘800斤左右,每畝預計產值能達6000元。“底水村將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按照‘兩塘兩茶兩果蔬’產業發展思路,逐步擴大種植、養殖面積,增強果蔬產業、養殖產業品質,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力,增加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效益和群眾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沙灣鎮以黨建為引領,按照“穩烤煙、保糧油、興辣椒、優特色”的思路發展農業產業,種植烤煙1.1萬畝、辣椒1萬畝、玉米2萬畝,大豆5000畝,其他特色產業達6000畝左右。
“我們將持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組織科技特派員和鎮農技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指導農戶加強田間管理,確保農產品穩定保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沙灣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錢斌表示。
記者:毛藝 蘭光超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天祝:厚植鄉村興業致富內生動力
“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深閱讀·種業振興在行動)
柞水:山水密碼 解開鄉村新經濟
鄉村振興產業旺、村容美、鄉風和——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觀...
上猶“田秀才”陳紅香,操縱無人機逐夢田間地頭 助“飛”鄉村振
融媒記者采風行 東山鎮:強化研農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雙溪鄉高洞村:黨建引領鄉風文明 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湖北蘄春檀林鎮掀起美麗鄉村建設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