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15:31:01 點擊量:3666

"昌圖豁鵝"是全國公認的"王牌鵝種",產蛋量居世界前列。但近年來,受外來品種的沖擊,豁鵝純種數量銳減,如不及時保護,有可能走向滅絕。面對這種形勢,一位叫作李宏梅的養職戶加入了豁鵝保種的隊伍中,將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扛在自己柔弱的肩膀上。
李宏梅的家位于昌圖縣八面城鎮。在她簡陋的擴繁基地里,種蛋存放處是受嚴格保護的。基地生產的一枚枚純種豁鵝種蛋,被暫時存放在這里,享受著冬夏恒定的溫度。這里是全家最先安裝空調的地方,李宏梅對豁鵝保種的重視可見一斑。
李宏梅是從2002年開始接觸昌圖豁鵝的,在與豁鵝的親密接觸中,她發現,這種被譽為“鵝中之王”的白鵝品種十分了不起,不僅耐寒,生長快,而且產蛋量特別高。相比于一般鵝年產蛋七八十枚的情況,這種鵝產蛋量幾乎能達到二倍,飼養一只豁鵝的利潤能達到百元以上,最高可達二百元。
在她越來越喜歡這種特別能產蛋的昌圖豁鵝時候,她也發現了這種鵝面臨的危機:受外來鵝種的沖擊,純種的豁鵝越來越少,繁殖力也呈下降趨勢。
據李宏梅了解,在昌圖縣,豁鵝的年飼養量最高時有200萬只,而如今越冬種鵝僅在1萬只左右。越來越多的養鵝戶更愿意飼養見效快的肉食鵝。這讓她不覺產生了一種保護昌圖豁鵝的責任感。


2019年,省市縣科技局在八面城鎮建立昌圖豁鵝繁育基地,就設在了她家的金秋豁鵝原種場。幾年來,李宏梅積極與省農科院豁鵝健康養殖團隊配合,大力開展豁鵝保種與擴繁,并建立了“省市專家工作站”。在疫情的幾年中,盡管養殖種鵝賠錢,但她依然保持每年養殖4000多只純種豁鵝。2022年,她的基地還力主建立了“遼寧省優質水禽遺傳改良與功能性產品開發產學研聯盟”,進一步推進開發昌圖豁鵝的養殖繁育技術規范。
如今,李宏梅的原種場每年向社會提供純種豁鵝種蛋30萬只,種雛數萬只。她知道,要實現豁鵝保種的任務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但為了這種美麗的禽類能繼續存在下去,她還將繼續努力。(記者郭偉 通訊員蘇國輝 ?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