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影項目交流合作中心 2023-06-12 16:02:06 點擊量:818
2023社會治理與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會議在穗舉辦
6月9日,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上海財經大學、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廣東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保利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3社會治理與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會議暨第四屆鎮長論壇在廣州舉行。
本次論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論壇從政策解讀、行業分析、學術研究、基層實踐等方面,全面、系統地解讀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新模式,共同探討社會治理破局新思路。
論壇當天,超過400名政府主官、學界、業界代表出席了會議。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 范恒山、中央政法委原綜治三室主任 胡增印、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唐亞林等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論壇由全國三八紅旗手、《艾問iAsk》創始人 艾誠主持。

高質量發展對社會治理提新要求,網格化管理與市域治理成重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如何有效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了當前社會治理的共同課題。高質量發展對社會治理提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社會治理的目標。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是營商環境和人居環境的提升。而要提升城市的宜居度,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 仇保興認為“要將網格化管理與數字化轉型相結合,提高管理成效。”截至今年為止,全國90%以上的城市、以及50%的鎮都已經實行了初步的網格化管理。他用四個“管用”,論證了網格化管理的積極成效:實現了從粗放式轉向精確化,從過去的開環轉向管理的閉環,從靜態轉向動態,從分散轉向綜合。但與此同時,網格化管理自身也面臨5G時代的深度數字化轉型,“網格化+”管理模式是一種典型的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精密結合的應用模式。要用更新、更便宜、更有效的技術,賦能精細化管理,實現全面感知,互聯互通,廣泛協同,從而不斷深化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內容,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

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 范恒山認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除了完善網格化管理之外,市域社會治理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因為市域聚合了改革發展、公平效率、安全穩定、城鄉區域等一些重大關系,治理狀況代表著整個國家的治理水平。范恒山指出市域社會治理的三個關鍵詞是——“安”“悅”“進”。即維持社會安定,增加人民幸福感和保障經濟進步。市域社會治理是焦點。而社會治理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中央政法委原綜治三室主任、原政法研究所所長 胡增印通過對黨建引領、共同體建設意識、為民服務導向、法制化制度以及數字化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五強化”,層層遞進介紹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方法論。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唐亞林以城市更新的角度強調:“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發展理念,走出一條中國式人類社會未來城市發展的新路。”
“全域服務”社會治理路徑新探索,聚焦制高點,狠抓“城市名片”治理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完善基層治理,優化社區服務。城市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實現途徑,面對老問題與新挑戰,破除傳統思維定式,創新治理模式已成為當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迫切需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全域治理”應運而生。
“全域”意味著全區域、全周期、全要素的服務治理。近年來,企業力量逐漸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當中,政府引導企業承擔除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以外的服務性、事務性工作,企業承擔起城市管理“大管家”角色。在這種模式下,閑置公共資源被盤活,在政府不增加財政負擔的前提下,讓企業自我“造血”提高營收,向市民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的同時,也為基層減負,實現降本增效。
探索全域服務治理,長三角的浙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省份。例如在杭州,西湖區古蕩街道構建基層社會“全域數智治理”新模式。在嘉興,嘉善縣西塘古鎮通過先服務后管理,全方位覆蓋模式,開啟了從“鎮”到“城”的巨變。
而在廣東,廣州先試先行,積極探索踐行黨建引領、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民參與的鎮街全域服務治理新模式,先后選取了30個鎮街(包括社區)作為試點,創新思路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題,創造了一批“廣州經驗”。
構建黨領導下多方參與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需要專業團隊運用市場規則,深入到城區、街道、鄉村進行各具特色的精細治理、服務和建設,降低治理成本,提高運作效率。
這種精細化治理、服務和建設,便是保利物業這幾年正在踐行的“全域治理”模式。作為公共服務領域的先行者,保利物業從2016年開始從鄉村城鎮起步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的全域化,走出了“政府+企業+群眾”三位一體的新模式。如今,保利物業在廣州已經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國家超大城市全域服務模式”。
“物業企業協同基層社會治理,全域化推進是破題之道。”保利物業董事長 吳蘭玉在論壇上發布了全域模式2.0升級——“全域飛輪模式”,帶來了企業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之下的新思考。

“全域飛輪”的重點是找到可以作為“第一推動力”的城市名片。任何一個城市的名片都體現出“影響力最大”、“治理問題最典型”、“示范性最顯著”的特點,它是提升全域治理的高速芯片,通過提升城市名片的集聚力、承載力和輻射力,實現先治理帶動后治理,深治理帶動淺治理。吳蘭玉表示:“全域飛輪的運行邏輯,就是通過做對一件事撬動所有事。即,聚焦制高點、構建示范區、形成能量場。”
為了更好落地全域飛輪,保利物業通過三年實踐,迭代升級保利公共服務5G產品,推出一套全流程、全方位、一體化解決方案——“一芯四法九場景”。
從一張名片輻射到一個城區,“廣州經驗”備受關注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在加速城鎮化進程的發展背景下,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日趨迫切。
如何用繡花功夫講好城市名片故事?未來街區未來城市如何滿足人民高質量需求?圓桌對話環節,各主政官及專家學者圍繞景區精細治理及城鎮現代化治理問題展開對話,探討在城市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機遇。
圓桌對話中,保利物業的廣州經驗備受關注。保利物業在管的廣州塔景區,典型的全域飛輪范本,從服務廣州塔這張名片到服務輻射一個城區,保利物業在廣州海珠區拓展了包括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廣州市文化旅游局、廣交會展館、海珠區文化廣電旅游局、海珠區體育館等在內的一批項目,涵蓋城市景區、產業園、行政辦公樓等多元業態,區域在管項目超35個,區域項目密度大幅提升,成功開創了超大型城市全域服務新模式,激活了城市發展新引擎。

保利物業總經理 姚玉成表示,廣泛的景區概念就是一個制高點,從全域來說,它會帶動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招商引資、人民生活、健康指數等。
當前,全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加快形成一批區域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帶動經濟總體效率提升,已成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總基調。同樣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卓有成效的社會治理,都是找準資源最集中、帶動能力最強的制高點,這個制高點既是最強大的抓手,也是最有說服力的關鍵點,更是治理有效開展的必由路徑,將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增效。
來源:中國農影項目交流合作中心
編輯:阿卡麥
審核:劉柳
監審:劉柳 卜慶鵬
投稿:ishuzixiangcun@163.com
聲明:該賬號所發布內容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原創文章相關權益歸作者所有,會標注作者信息;授權原創文章相關權益歸作者和數字鄉村頻道聯合所有;供稿文章會標注供稿單位、作者和版權信息;轉載文章會標注來源。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和供稿單位觀點,不代表數字鄉村頻道的立場及觀點。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 推進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 引擎現代農業...
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高層報告會暨第十一屆中國技術市...
勇于改革 善于創新(記者手記)
鄉村振興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系列藍皮書發布
激發文化活力 創新產業發展
讓歷史文化記憶融入城市發展(今日談)
我國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10年累計下降超36%——工業綠色發展...
區域發展新亮點|培育異地養老新模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