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鄉村品牌研究院 2023-06-13 16:31:03 點擊量:296

探秘“天府糧倉”,今天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廣漢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這里不僅有各種農資產品的集中展示,還有農業生產相關的技術支持和技能培訓,全方位解決農戶在農業生產上的一切難題。 如今,中心以“聯農帶農、實現雙贏”為目標,通過政府搭臺、市場化運作,開展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有力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在廣漢市連山鎮的四川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基地核心區,去年水稻畝產高達801.47公斤,而如此優異的成績背后,也正是全機械化生產所帶來的便利。種植水稻、小麥1100畝的種植戶楊萍,就是受益者之一。去年她每畝水稻增產20公斤,產值達到300萬元。而產量產值的不斷提升,都得益于現代農機的科技支撐。 此外,在被譽為四川最大的油菜種子生產基地的德陽羅江縣。2022年,這里油菜播種面積24.14萬畝,油菜籽產量4.78萬噸。截至目前,羅江縣已建成油菜制種面積2.6萬畝,占四川省的40%以上,油菜種子占全國用種量20%以上。2023年,羅江區年產種子900萬公斤,可滿足400萬畝水稻、2200萬畝油菜用種需求。 如今,在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建設推進上,德陽各地正著力打造現代農業西部示范區,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更高目標。 而在樂山夾江,為破解“無人種地”“無人種糧”難題,爭創現代農業示范區,夾江縣探索出一條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托管服務的可持續發展之路,2016年成立了樂天農業機械化服務專業合作社,這是一家以糧食生產托管為主業的農機服務組織。通過近幾年發展,樂天專業合作社一舉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標桿,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第三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并在全國推廣。 該合作社通過摸索實踐,自創出一套“一站保姆式+全年無農閑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樂天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種糧方式,讓農戶坐等收錢,實實在在當上了“翹腳老板”。 讓農業科技在應用中不斷發力,樂天模式,得到了省內外農戶的廣泛認可。作為成都平原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的樂山,也在通過推廣更多的“樂天”模式,繼續做好穩糧促增收的工作,多產糧 產好糧,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全國麥收向北推進 各地加強服務保障迎豐收
土地統一經營 收益分紅到戶-內蒙古達拉特旗探索“統種共富”新路...
山東東營河口區:鹽堿灘變身新糧倉
武威:精準高效服務“三夏”農機跨區作業
駐馬店汝南縣:推廣“豫事辦”APP 實現惠民服務“不打烊”
紅旗鎮文屯村:義診零距離 服務暖人心
灌區筑起“新糧倉”——吉林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之水利實踐
科技賦能,建設更多新糧倉(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