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發布 2023-06-16 16:09:32
夏日的太白縣,氣溫涼爽、空氣醉人。這里的特色高山蔬菜行銷全國,產業規模巨大。近年來,群眾的“生態種植飯”越吃越香,而背后是楊凌科技——綠色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的支撐。
甘藍、蘑菇、生菜……在太白縣綠蕾農業專業合作社里,工人們正在對蔬菜品種進行打包。面前的蔬菜都已經被西安、上海、廈門、深圳等地客商預訂。在合作社理事長艾科平看來,這是打造“太白高山特色蔬菜”縣域品牌所帶來的蝴蝶效應。

6月14日,走出楊凌看示范新聞采訪團驅車前往素有“高山崗哨”之稱陜西太白縣,海拔逐漸升高至1000多米,沿途群眾種植的各種蔬菜青翠欲滴。
作為全省“一縣一業”示范縣,高海拔,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是露天蔬菜生產的理想之地。目前,全縣70%的耕地種植蔬菜,70%的群眾從事蔬菜生產,70%的農民收入來自蔬菜。

綠蕾農業專業合作社位于太白縣咀頭鎮咀頭街村,2020年入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是太白高山特色蔬菜直供香港最大的生產供應基地,同時進駐盒馬鮮生超市、麥當勞、肯德基等高檔市場。
為何能得到質量標準嚴格的高端蔬菜市場青睞?艾科平介紹,這得益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多年的技術指導和合作社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智慧農業體系分不開。
2009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太白縣聯合創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太白蔬菜試驗示范站,承擔起了高山蔬菜科學研究、示范推廣等技術的集成示范。

經十余年專家教授長期的駐點科研,針對蔬菜品種多、亂、雜的問題進行布點點試驗,不僅加速了當地品種更新換代進程,而且突破了太白高山地區十字花科根腫病難題。
2008年,太白高山十字花科根腫病零星發生之后,短短3—4年,為害程度逐年加重,輕則減產30%-40%,病害嚴重田塊直接產量損失達80%以上,嚴重威脅著當地蔬菜生產,已成為太白高山蔬菜產業發展的瓶頸。
對此,試驗示范站站長惠麥俠和專家團隊逐步分析太白高山蔬菜種植區根腫病病原生理小種、傳播途徑和危害程度,確定防治途徑的關鍵因素后,提出了集成“輪、種、育、土、肥、管、防”七個環節的根腫病綠色綜合防治技術。
這一技術相比傳統作務(未防治)田塊防效提高85%以上,“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綜合防控技術”被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評為“2021年高山高原蔬菜十大主推技術”。
惠麥俠說,該項技術已在根腫病發生地區的陜西太白縣、鳳縣、勉縣、南鄭、西鄉、留壩、漢臺和佛坪等縣區以及云南、四川等省推廣應用,累計推廣面積157.9萬畝。

今年49歲的咀頭鎮塘口村村民劉百林,6年前,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日子過得緊巴巴。從入不敷出到摘掉窮帽,高山蔬菜種植改變了他一家的人生軌跡。
“蔬菜效益不錯,一畝地收入4000多元?!眲倭衷趯<业闹笇?,2017年更換品種、輪茬種植的甘藍長勢很快,一天一個樣。當長得有碗口那么大時,劉百林懸著的心漸漸放了下來。如今,40余畝的甘藍菜為他換來了10余萬元的現金。
通過科技興農,全縣高山蔬菜種植區種植面積增長到10.7萬畝,產量46.8萬噸,產值4.96億元,人均蔬菜收入12098元。不但讓高原群眾吃上了時令蔬菜,更讓群眾增收致富有了新途徑。

近年來,太白縣高山蔬菜產業在試驗站技術加持下,大力推動產業規?;⑵焚|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使高山蔬菜產業成為太白最具特色、最具潛力的鄉村振興支柱產業,走出了一條深挖“土特產”資源,打造特色富民產業的鄉村振興之路。
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開展鮮食玉米示范區觀摩學習活動
【服務首都新發展 建設高大尚平谷】建設智慧蔬菜工場 打造數字農...
湖北蘄春大同鎮被命名為省級美麗城鎮示范鄉鎮
鶴壁示范區淇水灣街道:戰“三夏” 凈環境 人居環境整治“不歇腳...
“隴原菜鄉”的科技密碼——科技創新助力靖遠縣蔬菜產業蓬勃發展
“民宿+”出圈 新疆阿克蘇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云南景東特色蔬菜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務實合作 互利共贏——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