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發布 2023-06-26 11:02:08
端午安康
端午節假期里,我市各大景區和文化場館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吸引市民游客尋味端午,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傳統節慶文化氣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品味書香端午 涵養家國情懷

市民游客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觀看《永樂大典》副本。記者 梁楓 攝
昨日,不少市民游客特地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參觀“珠還合浦 歷劫重光——《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廣西巡展,體會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蘊含的家國情懷。
版式之美、紙張之良、書寫之秀、插圖之工……重錄于嘉靖之末的《永樂大典》副本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當天14時許,巡展入口處排起了長隊,近百名市民有序核驗預約碼后進入展廳,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這是《永樂大典》首次來到南寧展覽,對于市民朋友來說,是一個學習和了解文化典籍的機會。”市民周志敏說道。
懷著對中華傳統典籍文化的濃厚興趣,大學生謝思焓在同學的推薦下前來一探究竟。“《永樂大典》的真本下落是一個謎,其副本顛沛流離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也更明白如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永樂大典》副本有多么寶貴,非常值得珍惜。”謝思焓說。“我們的文物保護意識還有待增強,此次展覽讓更多市民朋友了解到文化典籍的珍貴性。”市民周志敏說。
書香為伴,典籍為舟,暢游中華文明之河。當看到巡展免費開放的消息后,武鳴高中學生小林特意來參觀,“能動用這么多人力物力財力重錄《永樂大典》,體現了明朝盛世的永樂之治,也是當時文化經濟繁榮的縮影。”林同學表示,“有志之士選擇把這些圖書歸還給國家,他們身上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讓我心中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探秘博物館 假日品文化

市民游客在南寧博物館體驗古代瓷器拼接游戲。 記者 葉子榕 攝
近年來,我市“博物館游”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博物館,靜下心享受“慢節奏”,認真欣賞展品、用心聆聽專業人員深度講解,品味展品蘊藏的歷史文化。
今年端午假期,許多市民將博物館作為度假充電的重要一站,學習歷史知識、體驗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長見識,增強文化自信。
品鑒文物、觀看展覽、手工制作、解讀端午……南寧市各大文博場館獻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通過豐富多彩的主題展覽和文化活動吸引市民游客紛至沓來。
記者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到,市民游客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有序參觀,對生活在八桂大地上的各民族優秀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充滿了興趣。據介紹,端午假期期間每天14時30分,廣西民族博物館為公眾提供免費講解服務。
歷時4年多升級改造的廣西博物館迎來重新開館后的首個端午假期。依托豐富的館藏文物資源,廣西博物館精心策劃了一組專題陳列,其中“合浦啟航”展廳人氣最高,人們可以看到廣西漢墓中出土的各種與海上貿易有關的珍貴文物。
端午節,傳承文化讓節日更有意義。廣西博物館舉辦端午主題親子手工活動,開展“遇見‘桂寶’尋寶活動”、端午限定集章、漢服打卡等活動;結合館藏文物中包含端午元素的文物資源,舉辦端午節主題流動展,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感受端午節文化。
節日里的南寧博物館活動同樣精彩,推出了《御苑藏珍——頤和園藏精品文物展》《邂逅八千里——中德藝術交流展》《讀書刷字·觀象鑿章——孫淑彥黃志深書畫篆刻展》《意象——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審美及其當代重塑》等四個臨展,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觀展。
“南寧博物館設有兩個特展廳、兩個臨展廳、多功能廳、博物館餐廳、紀念品商店等,其中兩個特展廳是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建設的,為南寧開展國際國內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平臺。”南寧市博物館副館長覃忠告訴記者,6月23日至24日每天15:00—15:30,該館舉辦“賞·非遺皮影戲表演”,上演傳統皮影戲劇目《西游記大鬧天宮》。
博物館是展示歷史與文明的重要窗口。6月23日,記者在南寧博物館看到,館內隨處可見文明標語和公益海報,市民游客放輕腳步,用手機拍照前關掉閃光燈,在和親朋好友交談時也注意放低聲音。有的家長在給孩子介紹展品時,會提醒孩子要做到遵守規定、文明參觀。
“在這里,我不僅感受到了‘中國綠城’南寧的文化魅力,同時也感受到了文明之美。大家文明參觀的意識提高了,現在很少看到有帶零食觀展、開閃光燈拍照等不文明現象。”游客劉明如是說。
近年來,南寧博物館內增設了很多提醒標識,在展廳入口設置了志愿服務臺和母嬰室,準備了藥箱、老花鏡、嬰兒床等便民物品;安排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值班,提供貼心的志愿服務,處理突發情況,不斷提升市民游客的游覽體驗。
趣味科普 體驗民俗
今年端午假期,市科技館充分發揮開展科普教育的優勢,策劃舉辦“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俗端午”主題端午活動,讓公眾通過參加充滿趣味的科普活動,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端午節習俗豐富多彩,制作香囊就是其中之一……”6月23日,記者在市科技館“香韻端午,囊括其中”科普制作活動現場看到,科技輔導員和孩子們分享了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等,并指導孩子們學習制作香囊。在“端午系彩繩,美好接‘粽’而來”科普制作活動區,孩子們了解五彩繩的歷史演變過程,親手編織端午彩繩,通過親自動手,進一步感受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內涵。
“今天我特意帶著孩子來市科技館參加科普活動,孩子不僅開闊了視野、學到了更多知識,還通過動手動腦提升了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讓孩子在這里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端午節。”市民何麗如高興地說。
民俗文化鬧端午

2023年中國傳統村落那蒙坡雷婆嶺端午民俗文化節上的舞龍舞獅表演。(吳姚林 攝)
五月五,迎端午,粽飄香。6月22日,邕寧區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人聲鼎沸、觀者云集,當地舉辦2023年中國傳統村落那蒙坡雷婆嶺端午民俗文化節,吸引了周邊各族群眾前來觀看。
龍獅開路,花炮領頭,八音隊、腰鼓隊、采茶隊等參與花街巡游的隊伍昂首挺胸、精神飽滿,跟隨花炮一路向雷婆嶺出發,自信大方地展示那樓人民的良好精神風貌。游客群眾或在一旁圍觀,或舉起手機拍照,或一路跟隨,熙熙攘攘的道路上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在那邊!”“快過去!”在一陣炮聲、歡呼聲中,隨著主炮臺“砰——”的一聲,炮頭飛向空中,宣告搶花炮正式開始。在一旁摩拳擦掌的青壯年們齊齊向炮頭下落的方位涌去,使出十八般武藝進行爭奪,將今天的活動推上高潮。最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來自那樓鎮那良村江華坡的滕顯及搶到了花炮,明年將由他帶領還炮,將福運綿延下去。“以前很少看到這類民俗活動,今天很熱鬧,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傳統民族特色。”游客李麗高興地說。
祈福活動、文藝匯演、搶花炮、舞龍獅、采茶戲……精彩紛呈的節目從上午10時一直持續到晚上,喜慶熱鬧的節日氛圍充盈在這座中國傳統村落間。那良村黨支部副書記滕開調高興地說:“我們一直致力推廣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看到游客們如此喜愛村落的民俗文化,我們將結合本地民俗文化在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有特色的體驗活動,吸引廣大游客參加,共同將傳統民俗文化傳承下去。”
據悉,那蒙坡雷婆嶺端午民俗文化節由來已久,融入搶花炮、八音戲、采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受周邊群眾歡迎。“我們將繼續按照‘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認真貫徹落實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珍惜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將文物保護和民俗文化活動相結合,推動本地文化旅游事業良好發展。”邕寧區那樓鎮文廣站站長蘇明敢說,那樓鎮將繼續深耕傳統民俗文化,持續開展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的傳統民俗活動,打造當地民俗文化品牌,為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促進民族團結、助力文旅發展凝聚力量。
端午節主題班會課受歡迎
?重走長征路 奮進新征程 廣西永柳高速黨工委開展“七一”沉浸式...
平陸縣禁毒辦組織開展“禁毒宣傳進社區”活動
太原市晉源區召開晉陽·端午文化探源研討會
【文旅融合】我們的節日“端午情 蒲坂緣”文化進景區主題活動在...
【傳統文化】“留在民間的藝術”民間手工藝展在市美術館舉辦
【文旅發展】2023年“緣來永濟 等您相遇”旅游推介會暨特優農產...
【非遺保護】永濟市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