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6-27 10:39:29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山丹縣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培育蘆筍特色產業,讓村民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寬,鄉村發展越來越有活力。
走進岸頭村蘆筍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塑料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分外搶眼。大棚里破土而出的蘆筍脆綠鮮嫩,工人們沿著田壟、掂著籃子、拿著剪刀采摘新出的蘆筍,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從四月中旬開始采摘蘆筍,目前已經快采摘完了,估計能采收40噸左右,年采收完預計收入達40多萬元。”基地負責人陳正安一邊介紹一邊把一筐剛摘好的蘆筍搬了出去。
2018年,陳正安在經過多方考察后,承包了村里的200多畝流轉土地種植蘆筍。如今,小蘆筍成為了岸頭村的大產業,也為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工作的機會。每到采摘時節,陳正安便會找本村和附近村莊的婦女來干活,忙的時候用工人數達到30人左右。
蘆筍,又稱“蔬菜之王”,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A以及葉酸、硒、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以及各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說起蘆筍的種植優勢,陳正安如數家珍。

“現在做的是訂單農業,不擔心銷路問題,蘆筍分揀好之后,公司派車直接過來拉走,收購價格比較穩定,種起來也放心。”陳正安介紹,蘆筍一次下種,可連續采筍10到15年,一年可以采兩次,一畝產量可達800-1000公斤之間。
“今年蘆筍長勢喜人,市場供不應求,對自愿加入基地種植蘆筍的農戶,我負責提供蘆筍苗、技術指導和統一收購銷售,不愁賣不掉。”陳正安信心滿滿地說道。在陳正安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種植蘆筍的隊伍,現已輻射到周邊的位奇鎮種植面積也達到了150多畝。小蘆筍已成為當地特色蔬菜產業之一,逐步帶動更多鄉親們增收致富。

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蘆筍產業,發揮品牌效益,今年,山丹縣將蘆筍確定為蔬菜產業主導品種發展,并制定《山丹縣蘆筍產業融合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從政策推動、技術驅動、品牌帶動、市場拉動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推動,整合省市各類涉農項目資金,對種植規模達到1000畝以上的蘆筍種植基地,安排縣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配套建設2000平方米冷庫,解決蘆筍冷藏保鮮。同時,對蘆筍加工能力達到1萬噸以上的龍頭企業,協調貸款支持發展壯大,并獎勵扶持資金100萬元。
在蘆筍產業發展過程中,山丹縣按照“因地制宜、龍頭帶動、示范引領”的思路,由甘肅神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立蘆筍百畝核心示范基地1個,通過示范引領,輻射帶動全縣建成高標準蘆筍科技示范基地10000畝,其中2023年建成3000畝,為蘆筍產業做大做強提供堅實基礎。(錢大偉)
《樂動敦煌》全球首演發布會暨樂動敦煌-文旅產業綜合體項目開業...
內鄉: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助力農民“一地雙收”
粵農科作聯合果樹所組織召開柑橘間種玉米、大豆種植模式現場測產...
青川:種養循環發展讓肉牛羊產業“牛”勁更足
一粒小種子長成 “紫色”大產業
紫陽縣瓦廟鎮:強化服務保障措施 助推畜牧產業發展
楊凌示范區智能農業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合作懇談會在濟南舉行
走出楊凌看示范 | 科技激活“金產業” 陜茶崛起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