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縣融媒體中心 2023-07-04 10:54:58


天祝縣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圍繞抓好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牢牢守住守好糧食安全底線。
近日,記者在天祝縣炭山嶺鎮上崗嶺村高標準梯田建設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操作挖掘機、裝載機等重型機械,進行翻土平整作業,一塊塊高標準農田已見雛形。

天祝縣炭山嶺鎮上崗嶺村村委會副主任 蘇興春:我們上崗嶺村,以前都是陡坡地,種莊稼沒有收成,也沒有什么收入。今年,政府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我們村今年建設5200多畝,修好以后主要種植高原夏菜,期望收入高一些,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
在天祝縣賽什斯鎮克岔村、陽屲村成片的高標準梯田里,小麥、青稞、藜麥、馬鈴薯等農作物長勢喜人,微風拂過,新苗迎風搖曳,孕育豐收的希望。
天祝縣賽什斯鎮陽屲村村委會副主任 石銘玉:以前我們這里的田間道路,坡度大,不好走,春耕生產各方面不是很方便。從去年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以后,土地平整了,大型機械也能上來,路也修好了,各方面的效益是非常好,村里的群眾非常認可高標準農田建設。
小地塊變大地塊,山旱地變為水澆地,“靠天田”搖身變成“高產田”,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真真切切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也讓老百姓種田的底氣更足了。截至目前,天祝縣賽什斯鎮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1.72萬畝,建成后不僅補齊了該鎮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村民們有了種糧積極性,糧食產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天祝縣賽什斯鎮黨委副書記 宋占軍: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拓寬了作業面,從原來的“三跑”田變成保肥、保水、保土的“三保”田。同時,農業機械全部可以進場作業,減少了群眾的種植成本。今年,預計每畝地可以增加300元的收益,群眾反映非常好。
蓄水池、溝渠等灌溉設施不僅是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有效解決干旱時農田適時灌溉的重要前提。
今年,為有效破解天祝縣金強河灌區“卡脖子旱”問題,切實保障農田適時適量灌溉和工程沿線生態用水需求,天祝縣實施干渣子調蓄水池項目,配套完善骨干調蓄設施,為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和農牧民增收致富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在干渣子調蓄水池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防滲墻修筑作業。現場機聲隆隆,挖掘機、壓路機、運輸車輛來回穿梭,液壓抓斗、旋挖鉆等工程機械也在有序開展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甘肅水利工程地質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 張信:干渣子調蓄水池項目由我們甘肅水投承建,自今年4月份開工以來,基本完成大壩基礎開挖及圍堰填筑施工,目前正在進行防滲墻施工及帷幕灌漿施工。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及安全,力爭早日完成施工任務。
天祝縣干渣子調蓄水池項目總投資48241.39萬元,建設內容為新建調蓄水池1座及附屬建筑物,總庫容70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46萬立方米、調洪庫容60.9萬立方米;鋪設引水管線5千米,引水流量1.3方/秒;配套各類閥井(室)10座,計劃于2024年10月底全面完工并試運行。
天祝縣水務局工程師 閆鵬: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增強區域調節能力,提高灌區水資源利用效率和供水保障率,可使項目區6萬畝農田得到適時灌溉,對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標準農田一頭連著糧食安全,一頭連著農民增收,是推進鄉村振興、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舉措。今年以來,天祝縣堅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的重要抓手,依據特殊地理條件,一體規劃高標準農田和調蓄水池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讓更多山旱地變為水澆地。同時,大力推行小塊變大塊、分散變集中、零碎變連片模式,持續推進農業生產“大托管”,用適度規模經營降低生產成本,為糧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全縣共建設高標準農田5萬畝,保證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2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5萬噸以上。
全媒體記者:劉洪凱
總監:楊生斌
監制:張新華
責編:王文全 李兵岐 王洋草
編輯:高啟鐸 洋草尕 王洋草
聲明:本文版權歸天祝縣融媒體中心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聯系電話:0935-3121281!歡迎轉載!如有新聞線索,請聯系:0935-3137165


四川加快清潔能源多元互補發展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彰顯組織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組織工作綜...
來鳳縣百福司鎮廖家壩村:種稻插秧忙 農田變“綠裝”
西烏旗舉辦“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
“奮進新征程展人大風采”全州人大系統慶“七一”黨建系列活動在...
福建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被非法硬化的農田恢復種植了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四川進展幾何? 鄉村建設“施工”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