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7-06 14:32:33
蒼茫戈壁,“風”“光”無限,綠色發展,砥礪前行。近年來,山丹縣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在新能源賽道“開疆辟土”,向著全市乃至全國新能源產業高地進發,高質量創建新能源綜合開發基地,再造山丹“風光”。

夏日的焉支大地驕陽似火,“陽光”翻滾著熱浪和激情。連日來,山丹縣東樂鎮北灘“十四五”第二批4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500多名建設者們冒著高溫打樁、裝架、安裝光伏板、連接線路,以“決戰”姿態搶進度、抓質量,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建設景象。
“山丹縣第二批東樂灘4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是“十四五”期間山丹縣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項目的二期工程,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電網提供電量7.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24萬噸。”山丹縣發改局干部包祥告訴記者。
一塊塊碩大的光伏板,閃爍著藍色的光芒,也標注著耀眼的“新”速度。從高空俯瞰,山丹縣東樂北灘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內藍色的“光伏海洋”蔚為壯觀,一排排整齊的光伏電板追光逐日“翹首以盼”,接收著太陽的光輝,在炎炎烈日的烘烤下,源源不斷地釋放著綠色能源,讓這片原本貧瘠的土地變得有聲有色。

“這里年日照小時數在2800小時以上,年太陽總輻射量達到每平方米5900-6100兆焦之間,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擁有大面積戈壁荒灘,為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甘肅天聚東樂太陽能發電公司光伏電站站長李鑫春介紹說,現在甘肅天聚光伏電站平均每年發電量是7200萬千瓦時,為國家電網提供了大量的清潔能源和綠色能源。截止目前,發電量是5500萬千瓦時,平均每天發電量是30萬千瓦時左右。
同樣,在山丹縣繡花廟49.5兆瓦風電場,一臺臺風力發電機矗立在群山之巔,巨大的葉片隨風緩緩轉動,與秀美的綠山、蔚藍的天空相映成趣,美不勝收。
“該項目10臺風機機組已全部安裝完成,開關站、輸出線路等配套工程完成建設,預計7月上旬并網發電。”山丹縣繡花廟49.5兆瓦風電場項目負責人張玉仟說,項目并網后,年發電量達到1.2億千瓦時左右,可以帶動就業20人,年上繳利稅700萬左右。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13萬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萬噸。

展開“新”謀劃、鋪開“新”探索,齊心合力升“值”加“新”。圍繞壯大新能源產業,山丹縣全力以赴做好“鏈”式文章,引進產業項目涉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儲能、智能運管等多個領域。重點引進華能、偉力得、國電投等一系列頭部企業,風光、綠氫、儲能等產業鏈集勢聚能,源源不斷釋放“新”能力、產生“新”動力。
華能山丹東樂北灘500兆瓦集中式儲能電站項目負責人于飛說:“華能山丹東樂北灘儲能電站項目為電網側“新型集中儲能系統”,可將全市新能源配套儲能裝置集中建設,統一管理,通過電網統一調度、動態聚合、靈活調控,有利于調節電網峰谷平衡,可有效提升區域新能源消納能力與水平,為儲能深度參與電網調節探索新的途徑。”

“公司主要生產全釩液流電池,用于大型的新能源電站的儲能,比如光伏、風電,這個產業投產建成之后,可以填補山丹乃至張掖市電化學儲能的一個空白,可以讓我們山丹縣的儲能發展,新能源發展越來越好。”甘肅偉力得綠色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師乙說。
一個個生動的生產建設場景,勾勒出山丹向“新”而行、追風逐日的跑步姿態;一幀幀充滿活力的硬核畫面,在焉支大地演繹著高“聲量”的“新”交響樂。未來,山丹縣將以“風光水火氫醇”多能互補和“發輸儲運造”一體發展,持續做強風電、光伏兩大地標產業,全力打造以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和儲能電池裝備生產為支撐的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基地。(黃東亮)
科技賦能綠色經濟——遼寧喀左縣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陶廣宏調研我縣汽車零配件產業發展情況
風景這邊獨好——咸豐縣旅游產業發展綜述
數字經濟賦能產業發展數字建造專場 湖北江岸區開展科技成果轉化...
青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奮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山丹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走筆
“鄉村旅游”催生“美麗經濟”——山丹縣“農文旅”多元融合顯成...
讓綠色成為美麗鄉村的底色(現場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