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融媒 2023-07-12 10:07:52
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22年達1.2萬億元、穩居全國首位,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近萬家、占全國1/10……一組組數據“曬”出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成績單”。
黨的十八大以來,齊魯大地發展日新月異。習近平總書記3次考察山東,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山東發展把舵領航、指引方向。
日前,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特別節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播出,全面呈現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過程中的實踐探索和路徑方法,引發廣泛關注。
山東制定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實施細則,讓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山東制定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實施細則,明確了各級書記肩負的職責,同時重激勵、嚴考核,讓各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有壓力、更有動力,從而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全面發展,爭當全領域全要素“五好學生”。這些是山東鄉村振興目標實現的重要保證。
山東打造沿黃“齊魯糧倉” 讓“山東糧”裝滿“中國飯碗”
山東作為全國農業第一大省,鄉村振興的改革方向、路徑、措施都具有全國性引領作用。“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五年來,山東大力實施“百園千鎮萬村”工程,累計建設省級以上各類平臺載體500多個,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形成壽光蔬菜、沿黃肉牛等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近萬家,居全國首位。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2022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

壽光蔬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典范。在種植蔬菜的同時,就把蔬菜的加工做起來,比如說凍干的菜,其中一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得非常好,買全國賣全國,確定蔬菜的市場價格,周轉量非常大,而且技術推廣走向全國。壽光有8000多名農民技術員在全國各地幫助發展生態產業,北到黑龍江,南到海南,西到西藏、新疆,都有壽光菜農的身影,壽光農民是技術服務,一般在十幾萬塊錢一年。
山東打造農村生態宜居環境 繪就鄉村生態振興新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東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加大村莊公共空間整治力度,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穩步提升農村改廁質量,健全后續管護機制,加強農村公廁日常管護。以人口集中村鎮和水源保護區周邊村莊為重點,分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7900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完成黃河干流、大汶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等重點功能區內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日處理20噸及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存在問題排查整改,基本消除現有1398處農村黑臭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山東好品”成為了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瓜果梨桃等農產品,成為了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助推器”。章丘大蔥、肥城桃、濰縣蘿卜等農產品,搭乘著“好品山東”地理標志產品的順風車,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熟悉和認可,不僅質量上是“好品”,也成為帶動了鄉民致富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好品”。
五年來,山東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一步步將“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山東正以產業之基、彰顯生態之美、以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成色越來越足。
▌來源:閃電新聞
河北保定市: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化峪鎮上胡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掛上“前進擋”
清泉鎮:精雕細琢扮靚鄉村“高顏值”
大馬營鎮新墩村:架起薯香驛站“致富橋”助力振興新引擎
霍城鎮:集鎮改造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鄉村旅游帶“火”美麗經濟 馬鞍山村扮靚田園引客來
河北邯鄲復興區在全省率先實現省級美麗鄉村全覆蓋
天津援建鄉村振興信息化富民項目 歐拉羊聯牧帶牧富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