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縣融媒體中心 2023-07-13 14:19:19


今年以來,天祝縣立足生態功能型定位,結合“三抓三促”行動,大力弘揚“四敢”精神,以林長制工作為抓手,持續在護綠、增綠、用綠、活綠上下功夫,推動“林長制”實現“林長治”。
夏日的天祝,從城市到鄉村處處綠樹濃陰,花團錦簇。在炭山嶺鎮炭山嶺村,工人們正在綠化帶里栽種各類花卉苗木。村民趙登成就在這里務工,能夠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他感到非常自豪。
天祝縣炭山嶺鎮炭山嶺村村民 趙登成:自從風貌改造工程實施以來,我就一直在這個工程上干活,一天的工資160元。路邊花園、家門口巷道花園修好以后,我們住戶也特別滿意。

今年以來,天祝縣在“增綠”上求突破,持續推動國土綠化行動。共完成人工造林5990畝、通道綠化60.6公里、農村村莊綠化50個,打造鄉村森林小游園5個、新增城市綠化面積6.6萬平方米、改造提升4萬平方米,栽植各類苗木210.6萬株。
省級森林小鎮天堂鎮,地處祁連山深處,群山環抱、風光秀麗。生態護林員李華先和同事們長年在大通河畔撿拾垃圾、管護林木,他們的辛勤付出,讓這里的山更綠、水更清、家園更美麗。
天祝縣天堂鎮生態護林員 李華先:我們生態護林員的職責一方面是巡山,保護生態草原;另一方面是治理大通河兩邊亂扔垃圾、亂采砂等行為。同時,大力宣傳引導群眾不亂扔垃圾,共同保護好我們的母親河。

像李華先一樣的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在天祝縣有1513個。他們一步一個腳印丈量著責任區域里的每一寸土地,守護著一方綠水青山。
“三分栽種,七分養護”。天祝縣現有林地總面積346.35萬畝,天然草原總面積473.19萬畝,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占全縣國土面積的61.4%,是黃河流域2條外流河和石羊河流域6條內陸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和水源補給區,也是國家重要的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生態環境地位特殊而重要。自林長制工作推進以來,天祝縣全面建成縣、鄉、村三級林長制責任體系,實現資源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將境內的6個祁連山自然保護站納入林長制工作體系,采取分片劃段辦法,實行林草網格化管理,加牢織密林草資源保護網。截至目前,各級林長共巡林2275次。
樹更多了,草更盛了,天祝縣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在“用綠”上下足功夫。盛夏時節,祁連鎮在迎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祁連鎮冰溝河景區的馬蘭花草原,宛如一片紫色的海洋。來自各地的游客,紛紛在這里欣賞美景,拍照留影。
游客 馮慶東:我們是寧夏銀川來的游客,手機上查了一下天祝這個地方有個冰溝河,所以就想看一看,然后我們就開車來了,我們感覺這里的山形還是很美的,里面的綠色植被也非常豐富,有大草原,這個景點我覺得還是值得來的。
今年,天祝縣發展集團經投公司按照“政府推動+村集體經濟領辦+企業運營”模式,依托冰溝河大景區的運營帶動,在祁連鎮下河村安置點,經營“祁連牧歌”品牌民宿10套,按照“一房兩能”總體思路,讓背靠綠水青山的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天祝縣持續在“用綠”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天祝縣林草資源豐富優勢,通過林下養殖+藏家樂和草原天然氧吧+帳篷城等模式,形成了旅游+生態的林草產業新的增收途徑。通過旅游+林藥、林菜、林菌、林禽、林畜+生態補償等模式,全縣2023年預計收入2億元左右。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建設非一日之功,每一分綠色都來之不易。從植綠、護綠再到用綠,隨著林長制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如今的天祝縣隨處可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綠色成為天祝縣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全媒體記者:孔慶燕
總監:楊生斌
監制:張新華
責編:田 軍 李兵岐 王洋草
編輯:郭 紅 趙銀慧 趙文蓮
聲明:本文版權歸天祝縣融媒體中心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聯系電話:0935-3121281!歡迎轉載!如有新聞線索,請聯系:0935-3137165


夏季行動 | 稷山公安全警參戰全面打響 全力攻堅
山西丘陵地塊谷子種植機械化實現重大突破—— 智能“鐵牛”開進...
“兩大行動”睢寧在行動!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出實招求實效——推動高...
推動土地全托管服務擴面提質
平安守護 | 晉城開發區公安分局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捷報頻傳
夏季行動 | 全警出擊,守護當“夏”!——運城公安篇
北京順義區持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