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南方小麥網 2021-07-30 10:11:41
近來,全球頻發的極端天氣正在沖擊著農作物的產量,在已經是十年來最高點的糧價之上進一步帶來了糧食通脹威脅。
巴西遭遇了二十年來最嚴重的霜凍,給該國的咖啡樹,尤其是咖啡幼苗造成了致命打擊;美國及加拿大的糧食作物則在極端干旱天氣的炙烤下奄奄一息;而在一片泥濘的歐洲,暴雨引發了谷物遭受真菌感染的風險。
這一系列災難凸顯了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在發出的警告,即氣候的變化和波動將使得全世界越來越難以保證足夠的糧食供應,而越貧窮的國家遭受的沖擊越嚴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導致社會和政治的動蕩。
聯合國2021年糧食系統峰會特使、盧旺達前農業部長Agnes Kalibata對此表示,此前全球一直低估了一個事實,即可能帶來嚴重影響的天氣會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農業不僅僅比其他行業更易受天氣影響,而且目前已經變得極其全球化和集中化。這也營造了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局面,即一個地區的極端天氣事件必然會在全球造成影響。
比如巴西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就占全球產量的40%,而最近的霜凍災害使得上周咖啡期貨的價格一周飆升17%,一度觸及209美元/袋,創下了2014年以來的歷史紀錄。此外,巴西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糖和橙汁的出口國,也是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生產國之一。
而糟糕的事情是,極端天氣似乎正在沖擊著全球幾乎所有地區。
炙熱的北美
北美的干旱使得加拿大“草原三省”和美國北部的糧食作物紛紛枯萎,當地農民不得不把小麥和大麥作為牲畜飼料出售。在此形勢下,當地春小麥的價格觸及了八年多來的最高點。
干旱加上破紀錄的高溫還在加拿大引發了數百場野火,席卷5個省,幾乎直至北冰洋。僅英屬哥倫比亞省一地,就有數千輛運載出口糧食的火車被迫停運數周之久。
另外,極端高溫甚至還影響了西北太平洋地區海產品的產出。
霜凍的巴西
在巴西主要阿拉比卡咖啡種植區肆虐的霜凍,對于咖啡幼苗來說尤其致命,這會給農民造成更大的損失,并帶來持續多年的后續影響。
當地資深行業顧問Judy Ganes指出,咖啡幼苗的死亡增加了對兩年后咖啡產量的影響。當地咨詢公司RR Consultoria Rural也補充稱,2到4年之間的咖啡植株也需要大幅修剪,在下一年度不會有產出。
泥濘的歐洲
本月西歐低地國家發生了強降雨和洪水,使今夏歐洲比往年更加潮濕。雨水對莊稼造成了嚴重打擊,延遲了收獲的時間。而在此之前,歐洲春季的霜凍也破壞了當地從甜菜到水果的一系列作物,尤其是法國的葡萄園。
預計今年歐洲的小麥產量實際上有望增加,但部分收成可能最終會被轉而用于喂養牲畜,從而影響了對北非地區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