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2021-11-03 09:26:43
“十三五”以來,我國在民生領域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特別是在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醫療衛生領域,我國自主研發出一批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疫苗藥物,一系列成果不僅陸續補齊了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的短板,也為抗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突出貢獻。
近期,一批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紛紛亮相。
總臺央視記者 褚爾嘉:這里展示的就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個整體ECMO系統,相比國外進口同類產品,這套設備通過主機上的智能大屏及系統集成傳感器,醫務人員可以更直觀地看到血液循環系統中各項參數,從而便于更加精準診療。
ECMO也就是人工心肺機,它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通過膜肺可以做氧氣交換。新冠肺炎病情較重的患者一旦肺臟損害以后,肺就不能正常進行氧氣交換。這時使用人工心肺機,可以幫助患者使外面的氧氣進入到血液循環系統,幫助患者進行氧氣交換,因此ECMO治療對危重癥患者是重要的搶救措施。
過去,這種醫療設備大多依賴進口,價格較高,而國產自主研制的整體人工心肺機的出現,有望打破這種局面,實現中國在該技術領域從0到1的突破。
國產ECMO研發機構工程師 姜煥芝:我們現在能實現國產的替代,首先在系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都做了提升,在血液保護上面建立了完善的抗凝血機制。另外在有效性上,氧合效率都比國際競品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時整套系統因為是完全在中國國內自己研發及生產的,使用成本也大幅降低。
這套“一體化全身正電子發射/磁共振成像裝備”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醫學影像設備領域最尖端的技術代表。
該設備首次實現正電子與核磁兩種模態數據實時同步采集,最快10分鐘完成全身掃描,在腫瘤、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等全身復雜疾病的早期精準診斷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一體化全身正電子發射/磁共振成像裝備負責人 孫偉森:這是整個影像領域最高端的一臺設備,目前只有三個國家可以生產。核心的零部件自(主)研(發)比例已經達到了100%,整個產業鏈都是我們自己掌握的。
為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以來,一批批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不斷出口國外,其中,國產渦輪呼吸機VG70,在2020年為全球160個國家供應了將近六萬臺,為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研究員 盧姍:全球的這種新發突發傳染病的威脅依然存在,今后我們要更加關注科技創新在疾病診療中發揮的關鍵性作用,繼續去探索我們生命的本質,然后發現這其中的重要原理和開展這種技術創新,服務于人民的生命健康。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科技系統在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設備和試劑等方向開展抗疫攻堅,在確定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后,14天完成核酸檢測試劑研發上市。目前,共有12款疫苗獲批開展Ⅲ期臨床試驗,其中4款獲批附條件上市。
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 許倞:我們從量的積累實現了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正在實現系統能力提升這樣一個重大的轉變。我們國家正在進入“十四五”,邁向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的穩定,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和國家安全,民生的改善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來給予支撐。
2021年全球氣候“體檢報告”出爐 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向全球發出“開放科學”倡議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將全面加強
河北石家莊已基本鎖定本輪疫情傳播源頭
進博會“生態圈”:“三鏈齊舞”構筑全球經貿“穩定器”
疫情最新形勢、社區精準防控、3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回應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