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民日報 2021-12-15 11:08:27
“依山而聚、層層是景、錯落有致”是俯瞰歸布村的第一印象,這個貴州省榕江縣的普通苗族村寨,在全鎮16個行政村(社區)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僅有120戶人家、522人口。雖然人多地少,產業發展條件先天不足,但因為村內青壯勞動力積極外出務工,人均年收入一直位列各村前茅。
“我一直想著挖掘歸布村一些特色,直到有一天看到十幾個婦女在院子里有說有笑地搞苗族蠟染、刺繡,我才靈光一閃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縣人社局駐村第一書記楊林龍指著手機里的照片說道。
歸布村屬非貧困村,2018年脫貧,最近幾年雖然發展過板藍根、油茶等產業種植,略有成效,但和外出務工的收入比起來卻是相較甚遠?!拔覀儺吘箯男】粗缱逑炄鹃L大,本來覺得這東西不起眼,要不是書記找來那么多的媒體記者,我真不看好這東西?!睔w布村黨支部書記司順偉笑著說道。
“苗族跟侗族的不同在于,他們自古都在遷徙,雖然沒有文字,但卻有著豐富多彩的歷史??诳谙鄠鳌⒋鷤鞒泻?,全部都印畫在苗族的刺繡和蠟染中,說是苗族自己的‘史記’也不為過。”在劉葉老人家里,楊林龍正指著一幅苗族手工蠟染作品,繪聲繪色地向到訪的人們介紹。劉葉從小跟母親學習手工苗族蠟染手藝,今年雖然已80高齡,但卻有自己的實體銷售渠道,8年間已經售出近300件苗族蠟染服飾。
“你在外面務工幾年見過世面,正菊又是幼師專業畢業,對現在的短視頻、新媒體有基本了解,最適合做我們的‘帶貨網紅’,加上劉老的線下銷售渠道,我們歸布的蠟染肯定不愁銷路,搞不好還會供不應求。”楊林龍對一旁的司秀業夫婦說道。
在楊林龍看來,鄉村振興就是讓外出的人想回家、能回家,回到家的人有收入、能致富。這條集“板藍根育植加工”“蠟染刺繡制作”“線上線下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一旦搭建成功,不但能將“苗族手工蠟染”的品牌打出去,更能讓歸布村的文化底蘊和經濟水平發生有一次質的飛躍。
廣德福大使會見世界糧食計劃署助理執行干事瓦萊麗 紐瑟姆 瓜涅里女士
廣德福參加2021年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局第二次例會
陜西省科技廳廳長孫科:實施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劃 打造一批瞪羚企業和小巨人企業
印度貿易部長稱印度沒有計劃進口更多豆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