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整理發布2022-02-17 11:32:41
【農機網 熱點關注】 “三農”工作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帶來難得機遇。政策導向更加鮮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支持保護持續加力,多元投入格局加快形成,更多資源要素向鄉村集聚,將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作了系統明確的規劃與部署,提出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梯次推進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脫貧地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在糧食生產方面,《規劃》明確,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穩步提升,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生豬產能鞏固提升,棉花、油料、糖料和水產品穩定發展,其他重要農產品保持合理自給水平。
《規劃》指出,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穩定種糧農民補貼,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健全產糧大縣支持政策體系。鼓勵糧食主產區主銷區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合作,引導主銷區與主產區合作建設生產基地。擴大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支持有條件的省份降低產糧大縣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保費縣級補貼比例。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以東北平原、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地區為重點,建設水稻生產功能區。以黃淮海地區、長江中下游、西北及西南地區為重點,建設小麥生產功能區。以東北平原、黃淮海地區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為重點,建設玉米生產功能區。加大糧食生產功能區政策支持力度,相關農業資金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傾斜,優先支持糧食生產功能區內目標作物種植。以產糧大縣集中、基礎條件良好的區域為重點,打造生產基礎穩固、產業鏈條完善、集聚集群融合、綠色優質高效的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
在農機裝備方面,《規劃》指出,加強農機裝備薄弱環節研發。加強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打造農機裝備一流企業和知名品牌。推進糧食作物和戰略性經濟作物育、耕、種、管、收、運、貯等薄弱環節先進農機裝備研制。加快研發制造適合丘陵山區農業生產的高效專用農機。攻關突破制約整機綜合性能提升的關鍵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和重要零部件。加強綠色智能畜牧水產養殖裝備研發。
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健全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加快推進品種、栽培、裝備集成配套。加大對智能、高端、安全農機裝備的支持力度,突出優機優補、獎優罰劣,支持探索研發制造應用一體化,提升我國農機裝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推進機械裝備與養殖工藝融合,提升畜牧水產養殖主要品種、重點環節、規模養殖場以及設施農業的機械化水平。推動綠色環保農機應用。加強機耕道、場庫棚、烘干機塔等配套設施建設,發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等農機服務新模式。
本文由農機網(www.nongjx.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
農業農村部召開常務會議強調 全力以赴抓好春耕春管 系統謀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五個構建 推進湖北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關于修訂2021-2023年江蘇省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的通知
八部門發文:推進農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
關于修訂《2021—2023年甘肅省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的通知
安徽省公開征集2022年農機專項鑒定大綱制訂建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33.8億元提升邊境地區防疫救治能力
重磅首發丨2022世界種業論壇日程新鮮出爐,精彩內容搶先看
黃山區:中國一拖集團專家組來黃山區調研農機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