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漳州文明網 2022-02-18 09:33:10
2021年,中共龍海區委文明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深化鄉風文明建設,筑牢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提升農村群眾的精神風貌,為助力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堅持把“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總要求貫穿于全過程,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
建設一批農村主題文化廣場、文化公園、宣傳文化長廊,植入核心價值觀元素。挖掘“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的“埭美家風”和“助人救人、無私奉獻”的“流渡信俗”等民間文化,建設家風堂、鄉愁館、歸田居、篤行館等,成為全區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活動的示范樣板,其中家風堂成為“福建省家風家教示范基地”,歸田居被列為省級“家風家訓鄉賢文化館”。
持續深化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推薦評選,全區“中國好人榜”4人、“福建好人榜”19人,獲評省級道德模范1人、漳州市級道德模范8人,成為向百姓傳播主流價值正能量、引領積極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的典型。
以深化移風易俗活動為抓手
“百名千場”學習教育引領。以開展“百名千場”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著重在理論宣講、紅色文化主題學習等活動中融入移風易俗元素,用通俗的語言、鮮活的案例講黨史、回望歷史憶苦思甜的同時,引導廣大群眾進一步熟知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增強感恩意識,倡導群眾養成文明、衛生、節儉的良好生活習慣,2021年全區共舉辦近百場學習教育活動。同時,以村居換屆為契機,持續完善“一約四會一隊”建設,修改《村規民約》,海澄鎮黎明村等村重新制定規范白事的民俗,山后社區“禁毒禁賭會”設立社區禁毒禁賭宣傳教育室,定期開展居民宣傳教育活動。學習教育引領移風易俗,全力推進龍海區鄉風文明及鄉村振興工作。
鄉風評議活動助推開展龍海區第一屆“美麗小區”評選評議活動。由龍海區委文明辦牽頭聯合舉辦評選活動,公開向全區尋找10個環境衛生好、綠化養護好、管理秩序好、文明創建好、宣傳氛圍好的“美麗小區”,并開辟群眾點贊點評窗口。通過“美麗小區”評選活動,讓每一位市民以主人翁的心態,從我做起、人人參與,為全國文明城市及省級文明城區夯實創建基礎。開展以“治裸房、美村容”為主題“最美庭院”評議活動。通過開展創建評比工作,讓家園清潔整治行動成為老百姓的自覺行動,引導社會良好風氣形成。
以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為載體
在推進文明村鎮創建過程中,以淳民風、棄陋習、提素質為落腳點,注重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按照“田園風光、百姓富裕、文明和諧”目標要求,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區涌現出“閩南古風、生態水鄉”的浮宮鎮田頭村,“先看田園、再看家園”的東園鎮東寶村,“又見炊煙、古渡古街”的東泗鄉卓港村,以點帶面推動文明鄉村建設。
為提升全體村民文化素養,引導村民群眾積極向上生活,浮宮村定期組織開展閱讀活動。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拓展
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構筑了協同高效的三級聯動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活動成為常態化。海澄鎮“疫情防控我先行-家園守望”、“健康中國.情暖海澄”、“真情傳遞-小小義賣-凝聚愛心”義賣物品活動等;東泗鄉實踐所站組建廣場舞隊、老年人協會和龍舟隊等文藝體育志愿隊伍,開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實踐活動;清明節期間東園鎮實踐所組織全鎮干部到東園鎮厚境村陵園開展"文明祭掃"志愿勸導活動,引導群眾用一束鮮花、一杯清茶寄托哀思,弘揚文明新風尚。(中共龍海區委文明辦)
濰坊經濟區繪就鄉村振興“春耕圖”
建行河北省分行構建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新業態
農行重慶分行與共青團重慶市委開展“團銀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天津市提升設施農業發展水平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穩產保供響應快 產業融合精品多
中國氣象局出臺未來三年工作方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氣象服務能力提升
最快一天資金落地 銀企合作推出水產養殖貸賦能鄉村振興
河南省要建“中原農谷”打造農業“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