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2-02-24 09:52:22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使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社會認可、人民滿意,鶴壁市鶴山區在深入貫徹中央、省市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的基礎上,認真謀劃2022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點工作,制定了守住“一個底線”,把握“兩個關鍵”,補齊“三個短板”,突出“四個亮點”,聚集“五個重點”的工作思路,全區上下正在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昂揚的斗志,接續奮斗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上,著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精準監測,不讓一名困難群眾掉隊
脫貧攻堅戰勝利后,防止出現返貧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年,鶴山區把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之舉,通過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一個底線”,把握脫貧群眾增收關和動態監測質量關“兩個關鍵”,守住脫貧攻堅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
新的一年,鶴山區以“新政策不出、老政策不變”原則為抓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財政、金融、土地、人才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并積極探索各項政策由“特惠”轉向“特惠”與“普惠”相結合,確保政策落地落實。
鶴山區山區較多,如何讓山里的困難群眾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易地扶貧搬遷解決了這個問題。
“易地扶貧搬遷為困難群眾提供了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想要進一步提高新生活質量,后續扶持工作就要跟得上。”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鶴山區通過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傾斜,鼓勵有條件的搬遷戶自我發展和創業發展,促進脫貧搬遷群眾和監測戶務工就業,確保穩定增收。
與此同時,鶴山區統籌抓好搬遷群眾就業和安置點后續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組織體系健全、社區治理等工作,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為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守牢防返貧致貧底線,強化動態監測幫扶無疑是防返貧最管用、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鶴山區鄉村振興局局長孫建華介紹:“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們將充分運用村組干部排查、行業信息比對、農戶自主申報、信訪輿情反饋等手段,全面排查,確保有返貧致貧風險的群眾應納盡納。同時,針對已確定的監測對象,結合致貧風險類型,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社會幫扶等措施,做到因戶施策、一戶一策,確保應幫盡幫,不讓一名困難群眾掉隊。”
全面發力,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產業興則鄉村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至關重要。
如何從發展銜接上實現脫貧地區特色產業興旺發達?
依托現有資源稟賦、產業優勢和市場空間等優勢,鶴山區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領相結合,重點圍繞“一體二園三帶”發展模式,多年來打造了蜀村生態農業和休閑旅游田園綜合體;紅油香椿、小雜糧、九頭艾等特色優勢產業;“北斗七星”旅游示范帶等。
一張張鶴山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名片”在新的一年將持續創新發展,優化升級,帶動全區脫貧群眾實現增收。
為了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鶴山區在抓好產業項目謀劃的同時,加大了項目資金投入力度。今年,他們嚴格按照“建機制、規流程、重管護、提效益”要求,以項目謀劃、建設和運營為主導,著力構建扶貧項目資產管理體系,全流程做好項目資產管理,確保資產有管護,收益有保障。
數據顯示,按照鶴山區委、區政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資金項目謀劃及使用要求,2022年,鶴山區共謀劃入庫項目27個,其中產業發展類8個,基礎設施類13個,金融扶貧、教育、就業等其他類6個。
“為進一步激發脫貧群眾內生動力,確保脫貧群眾實現穩崗就業,勢必要通過技能培訓,讓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增強他們的底氣,從根源上拔掉‘窮根’。”鶴山區區政府副區長毛新軍說,鶴山區將圍繞全區主導產業,以脫貧人口和監測戶勞動力為重點,結合崗位需求特點,開展創業致富帶頭人、職業技能等技術培訓,通過“因人施培、因產施培、因崗定培”,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小康之后再出發,接續奮斗正當時。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之年。我們將圍繞省市排名指標,每月定期對項目建設、資金撥付、防返貧動態監測等數據匯總分析,直面問題補‘短板’,對癥下藥促發展,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水平、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鶴山區區委副書記周翔說。(鶴壁市鶴山區委宣傳部 原秋賓 馬龍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