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克2022-03-08 10:13:36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4922萬頭,較2020年末同比增長10.5%;能繁殖母豬存欄約為4327萬頭,同比增長4.0%;全國生豬出欄67128萬頭,相較于2020年的不足5.3億頭,大幅增長27.4%;豬肉產量5296萬噸,同比增長28.8%。2022年春節后生豬的集中出欄,使得市場豬肉供應寬松,屠宰持續壓價,豬價應聲大跌,一度被擱置的生豬產業去產能再度成為行業焦點之一。
圖表1. 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
與此同時,進入2022年度后,受到南美大豆產量下降以及俄烏沖突等影響,豆粕價格由2021年末的3600元/噸左右猛增至4600元/噸,小麥價格由年前的2830元/噸上漲至3030元/噸,玉米價格也由2750元/噸上漲至2780元/噸左右。飼料作物價格上漲進一步拉高了養殖成本。
圖表2. 全國主要飼料作物價格
本就受挫的生豬、禽類養殖利潤也再次跳水,當前一頭豬出欄時虧損可達200-400元/頭,禽類養殖利潤也整體轉負。養殖戶成本、收益兩頭受擠壓,生豬養殖行業陷入深度虧損。
圖表3. 生豬養殖利潤
圖表4. 禽類養殖利潤
2019到2020年間,非洲豬瘟疫情帶來的市場供應缺口讓生豬養殖戶賺得盆滿缽滿。高額利潤刺激了生豬養殖產業規模化、現代化的發展,養殖主體紛紛選擇引種高性能種豬以及較為激進地產能擴張。
高性能種豬的持續引進以及規模化養殖的不斷擴張大大提高了生豬養殖行業的生產效率,使得生豬養殖產業能在能繁母豬存欄并未高于往年的情況下就能提供充足的仔豬。
2021年6月末農業部表示全國生豬存欄量4.39億頭,已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量4564萬頭,已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102.1%,生豬生產已完全恢復。而一季度時生豬價格已經開始持續下跌,到5月份時生豬養殖已經普遍陷入虧損狀態。2021年二、三季度低迷的豬價將多數養殖主體在過去兩年間大部乃至全部的盈利又虧損了出去,然而養殖主體受前期高利潤利好影響正在進行大規模投資擴張,短期巨額虧損嚴重威脅到了養殖主體的資金運轉。
圖表5. 2020-2021年主要上市企業盈虧情況
2021年8月,六部門發布《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將“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4300萬頭左右”,但在能繁母豬存欄降至4300萬頭左右時生豬存欄仍在持續增長。到9月份時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最終確定能繁母豬保有量為41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萬頭,作為產業調控產能的指導意見。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1年6月到11月間能繁母豬存欄從高峰4564萬頭一路降至4296萬頭。在虧損壓力下,生豬產業一度快速去產能。
但到2021年四季度時,腌臘的季節性需求支撐起了生豬尤其是肥豬價格回彈。二元能繁母豬價格與仔豬價格結束近6個月的連續下跌開始回漲,不但生豬去產能擱置,反而進一步補欄育肥豬、能繁母豬,并未借助季節性需求合理調整產能,最終為年后豬價大跌埋下伏筆。
圖表6. 母豬仔豬價格走勢
2022年后生豬消費進入傳統淡季,豬價大跌。生豬養殖主體在2021年間的虧損本就已使其資金緊張,此時飼料價格也開始暴漲,在豬價低迷的情況下進一步抬高了生產成本,養殖主體“腹背受敵”,虧損進一步拉大。短期看不到豬價回暖希望,生豬去產能將勢必加速推進。
另一方面,2022年飼料產量預計會降低3-5%,同時小麥減少對玉米替代以及國際大豆減產將共同支撐豆粕漲價抬高飼料成本。2022年生豬飼料成本預期維持高位,持續施壓生豬去產能步伐。
另外禽類產能有相當部分是2019-2020年生豬替代消費催生,2021年已在積極去產能,本次飼料價格上漲對禽類養殖也同樣造成了沖擊,禽類勢必進一步去產能,或將使豬肉供應矛盾有一定緩和。
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能繁母豬存欄將加速減少,母豬仔豬價格也會進一步下跌,但生豬存欄量短期未必會出現激烈變化,而是隨著豬價低迷時間的延長而緩慢下跌。但基于四季度存在生豬的傳統銷售旺季,腌臘等季節性需求或將刺激部分養殖戶在二、三季度增加補欄。
綜上所述,基于生豬供應過剩的基本面情況來看,生豬存欄預計整體上將緩慢回落,能繁母豬存欄預計加速去產能,但在飼料價格變化以及旺季臨近時或將出現回彈。
烏局勢緊張推高小麥價格 全球多國受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沈南鵬:讓清潔能源產業在中國西部就近壯大
發改委: 做好重要礦產品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地緣風險沖擊大宗商品價格,發改委回應如何保供穩價
“千企興萬村” 產業帶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