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原創稿2022-03-09 09:14:00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李棟)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公布全國糧食加工環節減損增效典型案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共推介了小麥適度加工、稻谷適度加工、小麥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和稻谷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4大類24個減損增效典型案例。公布的案例通過對工藝和裝備的革新,加工損失率均在2%以下。
促進糧食加工減損增效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是實現糧食加工等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內在要求。據專家估算,目前我國小麥、稻谷加工環節的損失率為4%-5%,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以使用國產裝備為主,優化生產工藝,改進技術裝備,加工損失率均在2%以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糧食從生產到零售全環節損失約占世界糧食產量的14%。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曾表示,節糧減損工作任重道遠。“糧食加工環節因過度加工、工藝落后等因素,導致面粉、大米出品率不高,未形成營養導向的加工體系。有研究表明,若減少大米拋光次數,使用適宜技術裝備,可降低碎米率5個百分點以上。”王宏說。
《通知》強調,通過典型案例的宣傳推介以及強化政策扶持,引導糧食加工企業進一步規范管理、穩定經營,升級先進的管理模式、優化先進的技術工藝、改進先進的裝備裝置,建立先進的標準體系,進一步促進糧食加工環節減損增效,同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穩定的協作關系,讓農民更多分享糧食減損增效增值收益。
山西省關于開展2022年“農機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的通知
天津市2021-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產品投檔信息表第三批通告
寧夏回族自治區2021-2023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額一覽表(2022年修訂)公示
山東東營市東營區農業農村局多措并舉抓好 農機安全生產春耕備播工作
遼寧省2022年第一批省級農機推廣鑒定情況的通報
關于開展黑龍江省2021-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投檔工作的補充通知
吉林省撫松召開2021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工作會議
重慶彭水縣召開2022年農機購置補貼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