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22-03-24 09:42:46
近日,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工業區的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承德特鋼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熱浪滾滾——世界首條無縫鋼管智能制造示范生產線在此建成投產。該生產線總投資15億元,年產能60萬噸,用工較傳統生產線減少40%,實現了全流程物料和質量的跟蹤與管控,產品質量和節能減排效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建龍承德特鋼建成投產,僅是鷹手營子礦區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位于燕山深處的鷹手營子礦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采掘業一度占據經濟總量的80%以上。然而隨著礦產資源逐步枯竭,城區經濟發展嚴重下滑,人民群眾的生活受到影響,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鷹手營子礦區區委書記楊志勇告訴記者:“作為國務院確定的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之一,礦區抓住政策扶持機遇,大力改善生態環境、改變城市面貌、發展接續替代產業,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當地經過調研,把轉型的重點目標聚焦于還清生態欠賬、筑實雙宜基礎、廣尋接續產業3個主攻方向。
鷹手營子礦區將國家扶持政策與動員社會力量相結合,千方百計償還舊賬。持續不斷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工程,全區森林覆蓋率已達70%。
同時,鷹手營子礦區以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生態、注重水安全、強化水管理、建設水文化“五水共治”的方法狠抓區域黑臭水體整治,實施了主城區6.25公里河道,3萬平方米水面的生態修復工程。目前,該區柳河水系水環境質量達標率恢復到100%,實現生態蓄水34萬立方米。該區還因地制宜地進行礦山塌陷區治理,先后對6.32公頃的采煤塌陷區進行工程治理,不僅有效改善了礦山生態環境,還增加了可用土地3000余畝,為項目落地、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
不久前,最后一批動遷的煤礦老工人告別居住了50多年的“臨時房”,住進了新樓房。“從臨時礦區工棚到宜居新樓,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另一個重點環節。”楊志勇說。
“十三五”期間,鷹手營子礦區投入十幾億元資金,相繼實施了營澇公路和南環路大修、濱河西路暢通等路網提升工程,投資9億元實施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投入2.7億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城鄉面貌極大改觀。
走進鷹手營子礦區的食品工業園區,在河北怡達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忙碌著。目前,怡達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20萬噸,產品遠銷18個國家和地區,帶動10萬農民進入種植加工行業。
在產業振興中,鷹手營子礦區將內扶做強與外引上新有機結合,通過精細招商、精準招商,讓金隅集團、建龍集團等優勢企業相繼在該區落戶。怡達山楂籽低聚木糖、建龍智能化示范連軋管生產線、金隅協同處理水泥窯,以及年產6000噸釩氮合金、年產8000噸五氧化二釩的釩鈦新材料等上百億元的優勢項目或完成升級改造,或建成投產,新興產業獲得了全面翻番的基礎條件。2021年1月至10月,全區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同期增長36%。(經濟日報記者 宋美倩)
河北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林草生態保護修復
湖北實施數字產業六大工程
產研結合 服務湛江火龍果產業發展
譙城區十河鎮:特色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