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09:49:22
1、國內牛肉人均消費依舊較低,行業消費潛力巨大
非洲豬瘟后,豬肉價格暴漲導致牛肉搶占部分市場份額,疊加現代飲食觀念的變化,飲食結構不斷升級,肉牛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牛肉供需缺口自2017年后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牛肉供需除進口外存在近300萬噸缺口,約占總需求的35%。行業存在巨大消費潛力。
圖1 2001-2021中國牛肉供需情況

從消費總量看,中國牛肉消費需求總量處于世界前列且連年上升。據USDA數據,美國2021年消費1261.5萬噸牛肉,歐盟為647.5萬噸,巴西為699.7萬噸。而中國2021年國內牛肉消費水平大約在981萬噸左右,僅次于美國。但從人均消費水平看,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居民人均牛肉消費量為每年6公斤/人,而OECD數據表明,全球人均牛肉消費量大約為6.4公斤,比國內人均消費還高0.4公斤。而牛肉消費大國美國每年人均消費為 26.2 公斤,消費差高達20.2公斤/人。同時,鄰國日本對應指標為7.5公斤/人/年。人均牛肉消費量仍處于世界較低水平,未來五年我國牛肉消費有望達到8公斤/人/年,年消費量在1100-1200萬噸左右。產業規模處于穩步上升階段。
圖2 2011-2021世界主要牛肉消費國消費總量VS2020年人均牛肉消費量

2、國內區域消費呈現區域性特點
西北和東北地區是牛肉核心產區,且由于傳統習慣與文化觀念影響,牛肉是該地區主要肉食。
排除牧區消費外,由于牛肉價格普遍高于一般肉類價格的特性致使牛肉消費量的群體主要是中高收入者,以及在國內的外國人。
而國內消費高收入群體主要集中在環渤海、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因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經濟發達,人多地少,農業發展相對薄弱,所以本地基本沒有肉牛生產基地,需要大量從外地調入或由港口進口。
圖3 2021年中國牛肉分省進口量

而從進口數據看,近三年進口牛肉高達300萬噸,2021年上海進口量約占全國的1/5,其次為天津、山東和廣東。進口多集中在環渤海、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從側面證明我國牛肉需求快速增長,且環渤海、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消費量巨大,需要大量進口牛肉補充本地缺口。
3、牛肉品牌地域性相對分明,牛肉消費形態多集中在方便式牛排、牛肉卷和牛肉片
從牛肉消費形態看,從社區團購數據分析,多數消費集中在牛肉卷和牛肉片等形態,多為冷凍火鍋調味品。少部分為毛肚、百葉等形態,且由于運輸問題,冷鮮和冷凍夾雜不一,市場整體較為混亂。而牛肉制品方便菜多以黑椒牛柳或牛排為主,牛排占80%以上。
而市場上比較著名的傳統牛肉品牌除銀蕨農場與圣農是新西蘭進口品牌外,大部分品牌集中在內蒙古、河南、陜西、吉林一帶,相對集中在牛肉傳統產區。其中規模相對大的牛肉品牌多是一體化企業,包含了肉牛育種、養殖、屠宰加工及銷售的所有環節,典型企業為科爾沁、秦寶牧業、恒都等品牌。而從布瑞克采集的社區團購數據排名顯示,大部分社區團購品牌多以恒都為主,大約占60%,其次為進口牛肉,多掛安格斯品牌,剩余少部分為商家自營。
圖 4國內部分牛肉著名品牌

相對而言,新興消費品牌集中在發達地區,主要依托城市上班族消費習慣,由于生活節奏緊張,更愿意購買小分量的、分割的方便式菜肴。例如方便式牛排,從現階段方便式牛排品牌的分布看,多數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其次多在浙江。
圖5 部分方便式牛排品牌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跨境數據驗證平臺上線試運行
我國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科學》雜志刊登我國腦機接口新技術
前2月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增長7.2%
我國華東華中地區兩大特高壓工程開建
“十四五”,我國將形成綠色低碳的能源消費模式
1.5萬億元!2022年我國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