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2022-03-30 10:49:14
通過對不同活力的、經人工老化處理的水稻種子進行轉錄組和廣泛靶向代謝譜的比較分析,中科院植物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的種子活力可以歸因于差異的生物學途徑和代謝過程。通過差異基因的共表達調控網絡和水稻功能基因組學分析,他們鑒定出對種子活力有正向調控作用的轉錄因子基因bZIP23和bZIP42,以及過氧化物酶基因PER1A。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活性氧清除途徑改善水稻種子活力的新機制,為進一步改良作物相關農藝性狀提供了有用的靶標。”近日,該篇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宋獻軍介紹說。
“放水養魚”是中國經濟保持活力韌性的密碼
豆粕價格創新高 豬企多管齊下控制飼料成本
回村去!尋找鄉土中國的“活力密碼”
張青彬代表:推行農村干部專職化管理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長江流域53條跨省重點河湖、69個控制斷面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