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嵐皋縣委組織部 2022-03-30 11:11:53
近年來,嵐皋縣不斷鞏固和拓展“三聯”機制內涵,緊盯群眾致富產業鏈,探索推行“三結三助”模式,引導“兩新”組織主動融入到縣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工作,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頻發展、共同提高。
支部結隊助產業發展壯大。采取組織搭橋、多邊選擇的方式,圍繞激活生產要素、增強發展能力、助推產業壯大、提高發展效益、雙方或多方互利互惠等內容推進“兩新”組織黨組織與村(社區)黨組織開展黨組織聯建,組成產業合作發展隊,統一協調解決產業發展問題。針對全縣魔芋產業市場經濟主體多、規模小,行業龍頭企業引領行業發展能力弱等問題,在縣農業農村局黨委的指導下,縣明富魔芋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藺河蔣家關村黨支部等魔芋發展行業重點單位黨組織成立魔芋產業合作發展隊,定期分析解決產業發展問題,協調產業發展中的人才、技術、市場等矛盾,降低行業內耗,避免形成行業“內卷”,推動魔芋產業做大做強。2021年,全縣栽種總面積達到11.6萬畝、產量13.08萬噸,推動公司發展成固定資產6000萬、年銷售收入累計億元的魔芋行業龍頭企業。
黨員結友助村經濟發展。鼓勵企業黨員圍繞企業經濟發展方向,同聯建村黨支部副書記結成產業合作發展之友,具體負責結友村產業發展的技術投入力度、資金支持數額、產業戶的幫扶情況等方面的銜接,為管理層調整公司產業發展戰略布局提供情報支持,為村經濟發展規模提供參考。在堰門鎮黨委的“牽線搭橋”下,嵐皋縣華陽畜牧有限公司的3名黨員和公司周圍的堰門村、紅巖村、楓樹村黨支部副書記結成產業合作發展之友,通過及時給與企業和村反饋生豬的養殖數量、市場行情、農民的養殖積極性等情況,協助企業及時調整生產、銷售、技術培訓等方面工作安排,指導聯系村準確引導村民合理分配產業發展精力,推動村、企、民三方達到共贏。民主鎮依托搬遷社區的“睦鄰之家”,通過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經營場所、給“直播達人”提供場地和設施、展示企業產品等措施,引導企業或主播成為村農副產品銷售員和市場行情信息員,推動企業和“主播”在“漲粉”的同時帶動村經濟發展。
職工結親助產業增收致富。“兩新”組織黨組織積極引導公司職工與聯建村產業大戶結成產業合作發展親戚,作為行業產業發展的核心支點,利用自身貼近市場、技術嫻熟、信息靈通等優勢,通過日常精細化的技術指導、市場價格及時反饋等方面的工作,在鞏固拓展產業大戶增收致富的同時,以點帶面,帶動周圍群眾產業發展,突顯自身價值,穩定企業的原材料和勞動力來源。嵐皋縣嘉瑞祥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聚焦四季鎮“楊家院子”旅游品牌,通過開展職工與群眾結親活動,帶動周圍群眾發展農家樂等產業,先后帶動全鎮發展農家樂30余戶,發展林果采摘園1500余畝,養殖生豬9000余頭、土雞6萬余只、蜜蜂2000余箱,每年消費各類農產品730余萬元,帶動農家樂就業收入170多萬元,公司經理王三翠也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陜西省巾幗創業先鋒”“市勞動模范”等榮譽。嵐皋縣綠升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深化“職工結親”的基礎上,探索出來的“村集體經濟+職業經理人”模式,推動東坪村村集體經濟產業更新迭代,能年提供穩定就業崗位40個、村集體分紅收入近12萬元,綠升源公司也實現營業額達到150余萬元、利潤42萬元的突破性發展。
(供稿:嵐皋縣委組織部)
農發行開江縣支行再投貸款0.5億元發展職業教育 助推鄉村振興
曲靖富源縣富村鎮:黨建引領,蓄積鄉村振興新動能
甘肅為鄉村振興培養“法律明白人”
【兩會歸來抓落實】堅定信心跟黨走 爭做鄉村振興排頭兵
西藏加大鄉鎮鄉村通客車力度
貴州榕江:中藥材種植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