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央廣網 2022-03-31 14:17:31
央廣網貴州3月31日消息(茍珊 羅杰)“1、2、3、4、5……”在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茶園鎮沿河村,村民王道群一邊采摘扦插菊花苗,嘴里一邊念念有詞,一捏一掐,湊滿50株后,她麻利地將菊苗裝進袋子。
“我和我愛人在貴州恒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菊花育苗基地務工,我們做工是計件,多做多得,一天我們能掙300來塊錢。”說話間,王道群又采了兩袋花苗。農閑時到貴州恒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菊花育苗基地里務工,基地從育苗、整地、栽種、管護到采收,為周邊農戶提供了大數量就業、增收機會。
在金沙縣茶園鎮沿河村的菊花育苗大棚里,十來余名當地群眾正在采摘新一茬菊花苗,一株株花苗快速從她們指尖穿過,一袋袋新鮮花苗即將裝車銷往外地。“50株花苗裝一袋,一袋銷售價是5元錢,我們現在打包的這一批有30萬株,能收入3萬塊錢,一會下午就發去織金了。”貴州恒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思群說道。
“現在我們有99個大棚,其中79個大棚用來種成品鮮花,29個大棚就專門采花苗來賣,一天采得到1.5萬株,一個星期采一次。”張思群介紹,2021年9月在茶園流轉66畝土地,栽種優香、白扇、金扇三個品種的菊花,第一批在今年1月份開采,目前已經采到第九批,已采摘花苗200萬株。基地通過扦插技術培育菊花苗,讓閑置土地“活”起來,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擴大種植面積,不斷拓寬銷售渠道,確保做到增收致富兩不誤。
“我們在銷售花苗的同時還提供了技術指導,像在省內,我們就過去手把手的教怎么栽種、怎么控溫、怎么防治病蟲害,省外的話,我們就是線上指導,通過視頻來教技術。張思群說,這樣一來,基地的花苗成活率可以達到98%。
據了解,該菊花基地自開工以來,用工量達到1000余人次,每個月發放工資3萬至4萬元,今年預計純收入20萬到30萬元,不僅給當地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還給鄉村振興增添了新活力。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奔小康的路上,鄉親們的歡聲笑語與田地間欣欣向榮的景象相得益彰,“下一步,沿河村將在原有的品種上發展金絲皇菊的種植,圍繞農旅一體,打造‘苗可賣、花可賞’的產業亮點,帶動更多農戶,把菊花產業做大做強,以點帶面,推動全鎮的產業發展。”茶園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顏強描繪著茶園鎮的發展藍圖。
近年來,茶園鎮將產業發展作為抓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立足實際,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建設。大力發展茶葉、菊花等農業產業,全面盤活集體資源,積極引進經營主體,拓展吸納社會資本,引導群眾主動參與,逐步打造形成了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產業布局,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兩香一美”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加強春耕春管 大力保護古樹名木鞏固民族團結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抗疫助農兩不誤 興業銀行泉州分行落地分行首批鄉村振興貸
深植文化基因 助推鄉村振興——謝塘鎮加快打造謝晉故里大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