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2022-04-07 10:01:27
央視網消息:清明時節,氣溫回升。各地抓緊有利時節,做好春耕備耕生產工作。
當前,冬小麥陸續進入起身拔節期。河北農業部門為全省4.5萬個重點村,配備糧食生產科技專員,為農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和服務,為穩產增收提供保障。
在河南鶴壁淇濱區,農業部門制定專業飛防套餐,為全區7萬多畝小麥進行病蟲害統防統治。受去年秋汛影響,河南部分小麥播種晚、苗情弱,當地先后派出18個專家組,提前下達1億元重大病蟲害防護資金,指導各地分類施策,促進小麥弱苗轉壯。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糧食作物處副處長 楊亞軍:據我們最新的農情調度,當前全省一、二類苗的比例已經達到了88.5%。
在廣東恩平市的牛江鎮,千畝早稻田開始進入集中插秧期。目前,廣東全省1300多萬畝早稻田,完成插秧面積超六成。在浙江平湖,農田里的光伏板、殺菌燈、捕蟲儀等儀器成為當地農民管好莊稼的新幫手;當地電力、農業、科技等多部門組成服務專班,用智慧春耕保障糧食生產。湖南、江西、重慶等地依托北斗衛星、物聯網、5G等數字農業技術,啟用智能化育秧工廠、自動插秧機等,大大提升了春播效率。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種糧大戶 俞聰:現在用數字農業賦能水稻生產的全過程,使現在種田變得既科學又簡單,而且高效。現在,我們一個人管理兩三百畝田都變得非常簡單。
吉林:力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不誤
自然資源部:2021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90385億元 比上年增長8.3%
朝天區:核桃春管 管出增收好“錢”景
山西臨汾市全面完成變拖“清零”工作
延邊州農機部門克服疫情影響 抓好備春耕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