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2-04-07 14:35:17
?近年來,蕪湖市灣沚區陶辛鎮立足好水美荷的生態資源稟賦,以河湖長制落實為抓手,答好必答題,做好附加題,交出靚麗成績單,大力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迷人畫卷。
河湖長制+項目,改善水生態
人在鄉中,鄉水宜居。位于沙墩村薛池后沙境內水生態治理項目覆蓋面積約3平方公里,采用EPCO項目建設,投入2100萬元。通過疏通村內溝渠700米,清除水系中污染富集的底泥,以前村民掩鼻而走的臭水溝,如今已變成村民散心的好去處。該村60戶村民的生活污水,通過采用慢速滲濾系統分散式處理,污水不再直接入溝。建設引橋涵3座、跌水壩12個等活水循環系統,連通村內水系1.5公里,栽植的粉花美人蕉、鳶尾等水生植物錯落有致,點綴其間,不僅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更是處處成景,四時宜人。
河湖長制+重管,守護水環境
景在鄉中,鄉水需維。陶辛鎮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千年古水系,溝溝相連,渠渠相通,如何管好成為關鍵。該鎮以鎮級河道為重點,村級小微水體巡查常態化為突破點,嚴格落實巡查責任。鎮村兩級河湖長使用“河長通”APP全程徒步巡查,其中鎮級河湖長巡查244次,村級河湖長巡查1120次,對巡查發現的問題,由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從去年12月開始,該鎮幸福河湖大運維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對百鳥灘、宗潭、上水生物園、張社村段等重點區域,進行水域岸線運維保潔,分時段動態監測河湖水環境,直擊運維難題,打通管護“最后一公里”,實現時時有人在崗,事事有人解決。
河湖長制+產業,發力水經濟
碧在鄉中,鄉水為振。該鎮下筆水生態民宿、荷蓮旅游業等新業態經濟,推進蓮子、藕粉等水特產業發展,聯動產研一體,構筑了生態惠民的陶辛新發展模式。在河湖長制示范區建設了312畝荷蓮種植、328畝荷魚共養、61畝經果林種植等農業生產高效片,通過打造水美鄉村,助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旅游。通過對鎮域閑置小微水體再發包、簽訂水環境保證金等方式,落實主體責任,以包代管,推進小微水體及周邊環境保護,健全公眾參與的長效管護機制,實現小微水體“三無”目標。(金雨 程慧卓)
多省份一號文件發布 錨定“三農”硬任務 鄉村振興風正勁
用脫貧攻堅“金鑰匙” 開鄉村振興致富門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
貴州黔南三都縣生態養魚助力產業振興
歷經四次修改 新種子法如何推進種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