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廣西日報 2022-04-07 15:01:35
兩地同心 共享共贏
——龍勝各族自治縣與深圳南山區粵桂協作推動鄉村振興
3月26日,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教師受邀深圳市南山區前海港灣小學,參加小學英語“云課堂”教研活動。這是龍勝與南山開展教育協作的新舉措。
自去年龍勝與南山區開展粵桂協作工作以來,兩地在總結“十三五”龍勝與肇慶市高要區粵桂協作工作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兩區縣現有實際條件,扎實推進東西部協作各項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與此同時,在勞動力輸出、抗擊疫情方面,兩地協作形成良性互動。
深化幫扶 共繪鄉村振興“同心圓”
“韓老師非常盡責,有一次他剛從鄉下義診回到科室,看到診室門口有病人找他,就連忙投入到診療工作中。”龍勝各族自治縣中醫醫院吳善春醫生對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來龍勝掛職的韓新華醫生稱贊道。
龍勝、南山雙方高度重視粵桂協作工作,成立專項工作組為對口地區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業務支持。南山區制訂了推進東西部協作工作的實施方案和年度幫扶計劃,并派出2名黨政干部到龍勝掛職。兩地加強互訪調研,簽訂“十四五”時期東西部協作框架協議,截至今年3月,南山區到龍勝調研達283人次;龍勝到南山區調研達71人次。
同時,南山區還安排8個街道、7個社區、10個企業和3個社會組織與龍勝10個鄉鎮、20個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組織動員學校、醫院結成幫扶關系,共有6個學校、5家醫院與龍勝的6個學校、3家醫院結對,并派出9名支教老師和5名醫療專家赴龍勝開展教育、醫療協作工作,有效促進了兩地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
勞務協作 架起群眾致富“連心橋”
家住龍勝瓢里鎮平嶺村的潘福寶,是一名在廣東省深圳市務工的脫貧戶。今年春節過后,他在“桂林龍勝”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了赴粵務工專車輸送的信息,便主動與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聯系,并坐上了第一批專車。對此他深表感激:“疫情之下,搭乘專車可以減少人員接觸,出行更安全。這樣的政策真的太貼心了!”
“點對點”輸送務工人員赴粵返崗,是龍勝、南山兩地開展粵桂勞務協作的其中一項。今年2月以來,龍勝以“大篷車”方式深入全縣10個鄉鎮及部分村屯進行企業招工信息宣傳,提供廣東企業142家1.8026萬個崗位信息。截至目前共安排專車輸送了3批次365人赴廣東各市縣務工,其中脫貧戶、監測戶134人,通過開展專車輸送,確保龍勝勞動力安全輸出。
除此之外,龍勝與南山兩地不斷建立健全粵桂勞務協作精準對接機制,簽訂勞務協作協議,委托西部人力資源公司為南山區企業與龍勝勞動力搭建就業對接平臺。去年龍勝與南山區聯合舉辦專場招聘會2場,共提供就業崗位6500個,現場求職人數2000多人,達成就業意向242人。充分發揮粵桂協作幫扶資金作用,開展技能培訓,去年共培訓學員2527人次,其中脫貧戶1534人次,著力提升龍勝勞動力赴粵工作能力,實現疫情下順利轉移就業。
互幫互助 譜寫粵桂情深“暖心曲”
與深圳市南山區“結緣”,增加了龍勝快速發展新動力。去年以來,累計投入廣東省各級財政幫扶資金5107萬元,安排到龍勝產業發展、示范村點建設、消費幫扶、勞務協作、培訓(技能培訓、致富帶頭人培訓)、教育、醫療七大板塊的30個項目,有效培育龍勝發展“新動能”。同時,通過加大與南山區消費幫扶工作對接,龍勝借力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集群、消費能力、銷售渠道等優勢,有力地推動了協作地區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
據了解,龍勝積極組團參加2021中國·深圳(第7屆)國際現代綠色農業博覽會,9家優秀企業借助綠博會國際大平臺,開啟了參與大灣區的市場競爭序幕;依托“圳幫扶”平臺、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網等線上平臺,組織龍勝企業參加2022年百萬職工消費幫扶年貨直播、消費幫扶新春行動、“三八”國際婦女節消費幫扶直播周活動等,全力推介龍勝名特優農產品。
此外,南山區總工會還引導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社區食堂和職工個人優先采購龍勝農產品,并鼓勵龍勝幫扶產品供應商積極與南山區商超、電商平臺、企業對接,簽訂交易合同。去年以來,龍勝累計銷往廣東地區農產品金額達2667.65萬元。
在協作中實現良性互動,在南山區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龍勝積極發動愛心企業、政協委員等愛心人士捐贈龍脊大米、花生油、羅漢果、沃柑、時令蔬菜等價值115萬元的龍勝特色農副產品,為南山群眾提供生活物資保障。
“我們還第一時間向南山區捐贈價值10.2萬元的龍脊那秀山泉水,連夜送往南山區,希望能為南山區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龍勝各族自治縣黨員企業家粟柳萍說。(記者:李家健 通訊員:謝永愛)
多省份一號文件發布 錨定“三農”硬任務 鄉村振興風正勁
用脫貧攻堅“金鑰匙” 開鄉村振興致富門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