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整理2022-04-13 11:25:53
目前,我國畜牧業、水產養殖業機械化率不到35%,與主要農作物70%的機械化程度相比,差距較大。主要問題是針對不同地區、養殖品種、養殖方式、養殖規模和生產環節機械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部分技術裝備有效供給不足、養殖工程與設施裝備集成配套不夠等,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我國畜牧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不利因素,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重視。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日前發布的《廣東省農業機械化“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中提出多個行動計劃,其中,提出要加快發展畜禽水產養殖機械化,具體實施方案主要從“推進畜禽規模化養殖機械化發展、推動水產養殖機械化綠色發展”兩方面落實。
推進畜禽規?;B殖機械化發展——
加快制定生豬、蛋雞、肉雞等主要畜禽規?;B殖設施裝備技術規范。重點研發疫病防控、環境調控、畜產品采集加工、糞污收集處理與利用等薄弱環節機械裝備,開展畜牧車輛消殺中心等新產品補貼試點。加強養豬設施設備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開發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豬舍環境智能化管理系統,推廣豬場無人化智慧養殖技術。圍繞我省黃羽肉雞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推進機械化設施設備的研發,促進黃羽肉雞產業健康安全生產。到2025年,規模以上的生豬、蛋雞、肉雞養殖機械化率達到70%,基本實現信息化平臺管理。
推動水產養殖機械化綠色發展——
優化養殖模式,分類分級制定深遠海魚類、近岸貝藻及池塘養殖標準化生產模式和建設規范。推進網箱養殖離岸化、傳統貝藻養殖設施和老舊池塘改造標準化,完善深遠海養殖餌料運輸投飼、網具清洗和陸基循環水、進排水處理設施,促進養殖品種、工藝、設施與機械裝備協同聯動,加快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及水質監控、水草管護、尾水處理等設施裝備集成配套。重點研究餌料運輸、餌料自動高效定量投喂、水文水質實時在線監測、智能增氧、病害預防等機械化智能化技術,制定水產養殖綠色健康和智能化發展路線。鼓勵在現代農業產業園、跨縣集群農業產業園及功能性產業園建立“龍頭企業+養殖合作社+養殖戶”的水產養殖生產經營模式,促進養殖、管控、清淤、捕撈和初加工等核心環節機械裝備共享共用,構建全程機械化水產養殖生態區,推進水產養殖向標準化、規?;?、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到2025年,工廠化、集裝箱式、池塘工程化和深遠海網箱養殖基本實現機械化。魚類養殖餌料投喂、網具清洗機械化率分別達到55%和45%。
畜禽水產養殖機械化推進工程——
創建畜禽水產養殖機械化示范縣:圍繞生豬、肉雞、蛋雞以及羅非魚、海鱸魚、皖魚、對蝦等重要畜禽水產養殖品種重點環節的機械化生產,推進畜禽水產養殖機械裝備與養殖工藝融合,創建20個畜禽水產養殖機械化示范縣(場)。
創建水產綠色養殖示范基地:研發推廣工廠化循環水綠色高質量養殖技術與成套設施設備、智能化水質監測技術與裝備、智能化投料技術與裝備,建設50個水產綠色養殖示范基地。
《廣東省農業機械化“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相關閱讀:
廣東?。褐鞴?大方向提升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十四五”:廣東省農機化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機遇
2025年:廣東省農機總動力計劃達到2600萬千瓦以上
資料來源: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網站。
臨夏舉辦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技術現場演示培訓活動
來安縣:機械化種植中藥材,助力春耕生產
“一戶通”升級 澳門電子政務發展邁上新臺階
西安"文化+"街區發展觀察:文商旅融合如何喚醒消費活力?
福建省加強科技金融護航企業發展
湖南:促進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3萬億元再出發——“創新之城”深圳勾勒發展新藍圖
從單核城市到都市圈:區域經濟發展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