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整理2022-04-14 15:17:11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扎實做好南方水稻機械化種植推進工作的通知》(農辦機〔2022〕2號)的要求,全國多省多措并舉提升水稻機械化水平。
安徽省——近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水稻機械化種植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堅持以水稻機插秧和有序拋秧為主推技術,做好試驗示范,加大宣傳和技術指導。水稻產區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高標準基地、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示范基地要帶頭示范推廣水稻機插秧和有序拋秧技術。【詳情】
江蘇省——今年江蘇省明確提出,機拋秧是水稻種植機化的過渡性技術,機直播是太湖和沿江地區推廣應用的區域性技術,而機械插秧才是代表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方向的通用性技術。今年,江蘇省水稻機械化插秧大面積試驗示范取得成功,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已接近10%。據統計,全省今年共新增高性能插秧機468臺,是前三年插秧機保有量的2.5倍。機插秧試驗示范遍布全省62個縣,涉及272個鄉鎮、農場及608個村組,今年新增機插秧面積12.4萬畝。經過調查,大部分試驗點都取得了成功,水稻最高實際產量達到每畝720公斤,平均實際畝產量為616公斤,畝均減少生產用工25%以上,降低生產成本約10%。
湖南省——湖南省將促進早稻種植機械化率提升作為今年工作目標,多措并舉抓細抓實早稻機種工作。加大機插機拋作業補貼實施力度,在75個縣市區實施水稻機插機拋作業補貼,投入補貼資金1.2億元,計劃全年完成機插機拋秧作業補貼面積244.5萬畝,帶動水稻機插機拋率提升5個百分點左右。為集中育秧提供技術保障,先后印發《大缽體毯狀苗機插秧育秧技術要點》 《精量無盤分層機插秧育秧技術要點》 《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規范》 《水稻有序機拋秧育秧技術規程》。
湖北省——3月31日,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發布關于抓實抓細水稻機械化種植推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22年湖北省將繼續加大對水稻種植環節相關機具的補貼力度,對高性能水稻機械化移栽機具實行優機優補,并適當提高補貼標準;擴面開展水稻育秧中心成套設施裝備補貼試點。通知指出,各地要樹立“為機育秧”理念,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遴選宜機品種,合力培育適宜機插、機拋的壯秧,著力補齊水稻機種短板。
江西省——目前已建成的38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和195個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今年全部開展早稻育秧,供秧面積預計達230萬畝。同時組建專家團隊,開展水稻大缽體毯狀苗育插秧等水稻機械化種植新技術培訓,并派出6個技術指導組,赴全省各地就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建設、機械化育插秧技術進行指導和培訓。
廣東省——日前,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廣東省農業機械化“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了多項規劃目標,其中,在著力提升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提升工程這一專欄中,重點提出要在全省培育50個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縣,力爭建設300個水稻集中育秧中心,500個水稻機械化烘干示范中心,補齊育秧、烘干短板。【詳情】
貴州省——將推廣水稻機械化移栽作為全省提升糧食單產和農機化補短板重點工作,計劃在25個縣開展示范水稻機械化移栽20萬畝,帶動全省機械化移栽100萬畝。省財政安排2000萬元對水稻機種裝備實行累加補貼,按中央財政補貼額的三分之二給予累加補貼。整合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資金對示范區內機械化移栽實行應用補助,每畝補助100元。按照 “廳長包片、處長包縣”將水稻機械化移栽目標任務責任落實到人,做到行政、農機、農藝、合作社人員四到位。
據了解,中聯農機為滿足東北區域農藝要求及作業條件,采用全新開發的有序機拋秧技術,突破了固有移栽方法,克服了緩苗期長、返青慢、分蘗晚、分蘗節位高、手拋無序等難題。
資料來源: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新華網、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中聯農機。
忻城縣農機中心持續推進創建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基地建設
吉安舉辦工廠化育秧暨水稻機械化插(拋)秧演示會
4月上旬全國蔬菜產量1930萬噸 相當于可提供每人每天2.7斤菜
2022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將推出系列活動弘揚科學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