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2022-04-24 10:10:23
4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第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陳萍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針對當前全國疫情點多面廣頻發情況對春耕產生的影響問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谷雨之后,農事活動就多了,春耕就進入了高峰。今年,春耕生產抓得早、抓得緊、抓得實,春節前就開始謀劃。立春后,一個品種一個品種,一個區域一個區域,一個環節一個環節部署安排,我們先后召開了夏糧小麥田管、擴種大豆油料、穩定玉米水稻生產等會議,協調推動化肥特別是鉀肥等農資供應。統籌安排糧食生產資金項目,加之回春早、氣溫高、土壤墑情又好,今年春耕生產開局還是不錯的。農民糧食意向種植面積是增加的,春耕進展總體比較順利。就拿春播進度來講,據農情調度,截至昨天4月19號,全國已春播糧食面積1.99億畝,完成了21.2%,同比快1.3個百分點。南方的早稻栽插過七成,預計面積會增一點;東北的水稻育秧已經完成了74.2%,快了2.4個百分點,玉米、大豆“五一”前后就開始大面積播種了。
《高標準農田建設 通則》國家標準發布
日前,《高標準農田建設 通則》(GB/T30600-2022)(以下簡稱《通則》)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將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2014年《高標準農田建設 通則》(GB/T30600-2014)(以下簡稱原《通則》)發布后的首次修訂,也是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農田建設管理職能整合歸并至農業農村部后,農業農村部牽頭修訂的第一個農田建設領域重要國家標準。
修訂原《通則》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建設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新時期統一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實現農田建設項目科學規范管理的重要依據。新修訂的《通則》以全面提升農田質量為目標,充分考慮區域特點,統籌農田工程建設和質量建設,堅持科學布局、分類施策,目標導向、良田糧用,生態理念、注重質量等編制原則,系統完善了原《通則》相關內容與技術規范,將更好地指導農田建設高質量發展,對進一步規范高標準農田建設行為,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021中國農機化發展白皮書即將發布
《中國農機化發展白皮書》是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打造的年度智庫產品,是服務行業和會員的傳統產品。《白皮書》自2016年發布以來,從特有的專業視角出發,匯聚各方面專業人士的觀點和論述,對了解行業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受到了行業關注和認可。歷年《白皮書》都會在全國春季農機展平臺進行發布,受疫情影響,2022年春展取消,今年首次嘗試線上如期發布。雖然發布形式有所變化,但是《白皮書》內容依然精彩豐富。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承前啟后之年。這一年,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進一步彰顯,農機正由部分品種生產的局部需求轉變為種養加全鏈條的需求,由非剛性需求轉變為剛性需求。這一年,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農業機械化持續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
農機化司通報2021年農機事故情況
2021年,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及其農機安全監理機構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2021年工作要點》和《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任務要求,切實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努力推動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全國累計報告道路外農機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比2020年有所下降。
2022年大蔥生產全程機械化專題活動成功舉辦
4月18日上午,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天津市農業機械與農業工程學會、青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辦的“云上”農機地頭展——2022年全國大蔥生產全程機械化專題活動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分為天津和青島兩個分會場,通過線下舉辦、云端直播的方式進行組織,在疫情下譜寫了寶坻與平度的“雙城記”,為提高全國大蔥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推動大蔥生產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促進農機企業與農戶需求對接、信息交互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視頻號、天津聯通、天津益農信息社直播平臺、國家農民培訓平臺云上智農等對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部分省市農機化系統還組織了集中收看學習,全國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42萬。
海關總署公布2022年1-3月農機進出口數據
近日,海關總署公布2022年3月進口主要商品量值表(人民幣值)。其中,農業機械2022年3月份出口金額達408,592萬元人民幣,當月比去年同期增長7.1%;1至3月累計出口金額達1,252,020萬元人民幣,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12.6%。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下達2022年農業機械質量調查計劃
按照《農業機械質量調查辦法》(農業部令第69號),結合全國農業機械使用情況和農業生產實際,我司制定了2022年農業機械質量調查計劃如下。
一、調查名稱
用于收割小麥的谷物聯合收割機產品質量調查。
二、調查目的
一是掌握在用谷物聯合收割機的整體質量水平,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二是公布質量調查結果,為購機農民提供信息指導,促進企業改進創新,提升產品質量。
2022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在京召開
4月20日,2022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在京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出席會議并講話。
馬有祥指出,中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庫存保持充裕,目前冬小麥苗情轉化好于預期,肉蛋奶魚菜果等“菜籃子”品種生產供應充足,加工和應急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農產品穩產保供有保障。
馬有祥表示,針對疫情影響、農資漲價、生豬養殖虧損等問題,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產銷對接,暢通農資運輸配送,多措并舉保障化肥供應;落實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種糧農民收益預期;穩定生豬養殖基礎政策,引導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保持生豬產能基本穩定。要加強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把中國農業展望大會打造成全球農業信息交流合作的品牌。
大會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2-2031)》。報告顯示,未來10年,中國農業發展基礎更加牢固,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得到切實保障,農產品消費升級明顯加快,農產品貿易持續活躍。
農業農村部舉辦“耕耘者”振興計劃大豆油料擴種專題培訓班
4月20日,農業農村部舉辦“耕耘者”振興計劃大豆油料擴種專題培訓班,同期召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擴種大豆油料專項工作(西南及長江中下游片區)交流會。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張天佐出席并講話。
會議指出,擴種大豆和油料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自農業農村部部署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擴種大豆油料專項工作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動員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參與擴大大豆油料生產,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務,為大豆油料擴種提供堅實的主體支撐和服務保障。截至目前,西南和長江中下游片區春播有序推進,湖南、貴州、云南確定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糧油種植名錄,四川、重慶超任務指標落實種植面積,廣西大豆油料種植進度同比加快。
會議強調,今年是大面積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第一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組織要積極承擔復合種植任務,學習掌握適宜模式和關鍵技術要領,確保實現預期效果,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為擴種主體做好公共服務保障,強化技術指導,組建專班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和試驗示范,支持圍繞帶狀復合種植關鍵環節開展生產托管等社會化服務,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創新擴油路徑,總結推廣經驗范例
生態環境部:杜絕重金屬超標糧食進入口糧市場
廣東鄉村振興:連續兩年完成糧食生產任務,農業科技創新有突破
國常會:確保糧食安全和能源保供
陜西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北京市保障性租賃房建設導則出臺 公寓房型人均面積不得小于5平方米
江蘇發布關愛貨車司機11項便民措施
浙江十大海島公園建設年度任務書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