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2022-04-24 15:30:57
近年來,重慶市豐都縣三建鄉廖家壩社區在建設示范村工作中,結合實際,找準工作切入點,堅持以群眾為主體,用規范指導群眾,用政策激勵群眾,用示范帶動群眾。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示范村工作多點開花,在改善人居環境、農業產業建設、農業增收增效方面取得實效。
近日,一場春雨過后,沐浴在春光里的豐都縣三建鄉廖家壩社區,一片生機盎然,置身其中,所到之處皆是風景。近年來,在綠色的映襯下,廖家壩社區一方面注重優化人居環境,一方面大力促進綠色產業的提質增效,讓鄉村變得越來越宜居宜業。
鄉村風景美如畫
走進廖家壩社區,通暢整潔的道路兩旁,金黃明艷的野菊花及其他綠植挺拔著身姿,隨風搖曳,綠水青山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處處散發著怡人的氣息。
近年來,廖家壩社區始終把人居環境整治擺在突出位置,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整合資源、精準發力、不留死角、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全社區環境衛生水平不斷提升。
2018年,廖家壩社區爭取資金,積極打造人居環境示范點,通過實施“微菜園”“微果園”“微庭院”等微景觀建設,實現鄉村“顏值”再提升,煥發鄉村振興活力,切實提升群眾的生活幸福感。
在廖家壩社區三組甘壩子,白墻青瓦的農房,搭配著干凈整潔的庭院,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四五位村民正圍坐在庭院里談笑風生,一片祥和氣氛。
“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跟以前相比,真的是大變樣。”問及鄉村的環境變化,村民羅雙紅情不自禁地感嘆了起來,“以前,道路坑坑洼洼,房前屋后雜亂無章,想休閑散步也沒個好地方可去。現在,我們每幾戶人家就有一個亭子,不僅環境好了,休閑娛樂也有了去處。”
“之前,我們這邊都是荒山,大風天風沙也大,現在的話,大家都種上了綠色的樹和菜,而且家家戶戶門口也有花,呼吸著鄉村的清新空氣,真的舒服。”村民廖存萌補充道。
綠色產業展活力
在廖家壩社區的綠意中,除了有好風景,還有新經濟。
來到廖家壩社區居委會,村民們正在將采挖出來的最后一批雷竹筍進行處理和裝車,雖是在辛苦勞作,但是大家臉上都綻放著開心的笑容。
“村里的雷竹筍全都采收來賣出去了,我們心里高興。”正在剝筍的村民廖承秀說。
廖家壩社區因地制宜,實行“農戶+專業合作社+國有企業”的“334”利益聯結機制,在村里一、二、三、四、五組流轉土地,發展清脆李、竹筍、蟠桃三大主導產業,完成栽植2000余畝,目前,產業發展狀況良好,效益初顯,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發展這些產業,不僅給家園增添了綠色,也讓我們這些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村民陶興蘭說,在發展產業以前,她們的許多土地都荒廢著,大片荒地既影響村容村貌,又浪費了資源。現在,漫山遍野的綠色產業不僅讓鄉村看起來活力滿滿,同時,也提升了大家勤勞致富的積極性。
陶興蘭細細盤算了一下,自己通過務工的收入,加上入股分工獲得的紅利,一年下來也有好幾千的收入。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別提心里有多滿足。
三建鄉廖家壩社區居委會主任廖建表示,目前,社區人居環境打造和綠色產業發展初顯成效,下一步,廖家壩社區將圍繞新場鎮建設、產業管護、人居環境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為打造三建鄉“三示范一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