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社 2022-04-27 19:16:41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對“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作出總體性規劃。
《規劃》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以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主題,以提升學術原創能力為主線,以加強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為支撐,以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平臺為牽引,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學科布局優、學術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務能力強、國際影響大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規劃》明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內涵式發展,增強哲學社會科學持續發展能力;堅持守正創新,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性、原創性;堅持統籌協調,形成統一領導、分工合作、科學高效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格局。
《規劃》強調,要切實發揮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深化拓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闡釋,形成黨的創新理論學術支撐體系。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規劃》指出,要加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按照突出優勢、拓展領域、補齊短板、完善體系的要求,促進基礎學科健全扎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學科體系;創新學術理論體系、學術研究組織體系、學術平臺支撐體系、學術評價考核體系,增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性、原創性、本土化和競爭力;堅持以中國傳統、中國實踐、中國問題作為學術話語建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煉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標識性學術概念,加快中國學術走出去步伐,深化人文交流,在博采眾長中形成中國學術的大視野、大格局。
《規劃》提出,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決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智庫,為推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提供支撐。
《規劃》提出,要加強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建設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結構合理、專業突出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
國家知識產權局:五年來累計授權發明專利253.1萬件,年均增長13.4%
國家發改委:中國將積極防范輸入性影響 保持物價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筑牢鄉村振興基石 ——發展規劃司舉辦2022年第一期鄉村振興大講堂
國家林草局: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正值高火險期
“十四五”時期廣告產業將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關于公布2022年第一批國家支持的農業機械推廣鑒定承擔機構能力確認范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