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2022-05-06 10:35:42
近年來,廣東省主推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稻耕作機械、排灌機械、噴霧機、聯合收割機日趨飽和,水稻插秧機、谷物烘干機雖然呈現較快發展趨勢。當下廣東省各地正全力推進春耕備耕工作,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今年春播春種進度明顯加快。截至3月17日,全省春播面積1065.5萬畝,同比增加4.4個百分點;早稻育秧折合大田面積984.2萬畝,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栽插早稻128.8萬畝,同比增加20.6個百分點。
為促進水稻機械化更快更穩健發展,廣東省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2年3月8日批準發布了《DB4405/T 295-2022水稻機械化插秧技術規程》,下文就這一地方標準進行解讀。
本標準由汕頭市農業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汕頭市農業機械研究所(汕頭市農機化技術推廣站)共同起草。本標準規定了機動水稻插秧機(以下簡稱插秧機)的作業條件、安全事項、機具運轉、栽插作業、作業質量指標、大田管理、維護保養。適用于汕頭市轄區內步進式、乘座式插秧機栽植作業,其他地區可參考執行。
插秧作業——
插秧機具基本要求:整機及零部件齊全,無損壞、無變形。送秧、取秧機體結構工作可靠、無卡滯現象,燃油與潤滑油(脂)加足,軸承潤滑良好。緊固件無松動、無損壞、連接牢固,活動部件靈活不曠。秧箱無損壞、無變形、 無銹蝕,箱體表面平滑、清潔。取秧量調節裝置符合當地栽植密度(當地農藝要求)要求的調節范圍,并調節靈活可靠。插秧深度調節裝置符合秧苗栽植深度要求的調節范圍,并調節靈活可靠。
插秧機插秧前檢查調整——
主離合器手柄應調在切斷的位置,插植離合器手柄應調在切斷檔位,液壓手柄應在上升的位置。在各手柄調整正確的前提下,調節液壓控制制動:使主離合器“連接”,中浮板前端向上抬時,機身應能上升,閥臂應處于“上升”位置;中浮板放下,則機身應下降且閥臂處于“下降"位置。調整互鎖部件,插秧機變速桿在“行走”檔位高速行駛時,如將插植離合器手柄連接,變速桿應自動跳到“插秧"檔。啟動插秧機檔位開關。觀察各觸點位置正常,如不正常應修理或更換。風門手柄全拉開時,風門關閉;風門手柄推到底,風門全開。調整轉向離合器手柄間隙為 0.0~0.1 cm, 手柄握力至 1.8kg 以內,調整左右轉向離合器拉線調節的松緊程度,保證分離清晰,轉向靈活,接合到位。根據作業要求、田塊和秧苗密度情況,按農藝要求調整好對應的每 667 ㎡基本穴數的株距調節手柄。調整插秧深度調節手柄,使標準的插秧深度達到 1.0~1.5cm。檢查和調整并使各傳動件及傳動緊固件、栽插臂和其他運動部件松緊度符合要求。檢查和調整并使秧針、秧叉、秧箱、導軌、秧門等部件及各部件間隙符合要求。檢查和調整各拉線。檢查和調整栽插臂位置。檢查發動機燃油和機油、齒輪箱機油,各轉動、摩擦部位的潤滑油。將插秧機變速桿放置在“空檔”(中立)位置。啟動發動機,觀察插秧機各部件運轉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對相應部位再進行調整,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插秧機插秧試運轉——
每穴株數調整。每穴株數取決于秧爪每次切取的取秧面積上的苗數,取秧面積等于插秧機的縱向取秧距離(取秧量)與橫向移動距離(送秧量)的乘積。通常先調節固定橫移距離再調整縱向取秧量值。 ? 縱向取秧量由秧爪進入秧門的深度決定,調節搖桿頂端的位置就可改變秧爪進入秧門的深度,從而改變每穴株數。
株距調整。根據農藝要求,結合水稻品種、大田肥質等確定株距。株距通過株距調節手柄來調整。
插秧深度的調整。插秧深度按農藝要求而定,通過升降船板來滿足插深要求。一般要求在秧苗不 ? 倒伏、不漂浮的情況下,盡量淺插,以有利千秧苗返青及分糜。
檢查核實作業質量指標。試插一定長度,測定漏插率、傷秧率、相對均勻度合格率、插秧深度等 ? 指標,若不符合要求,及時作相應調整。
詳細內容可點擊下方下載以上標準完整文件。
資料來源: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相關資料下載:
福建省2021-2023年輪式拖拉機補貼額一覽表(2022年調整)公開征求意見
岳陽縣舉辦有序拋秧育秧技術培訓班
湖南省《DB43/T 2030-2021水稻機插秧田雜草綜合防控技術規程》解讀
推進隧道掘進機技術自立自強(我們的新時代)
水利部:啟動推進2022年標準化管理建設
公安部制定2022年推進行政管理服務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措施
淮陰召開2022年農機化重點工作部署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