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網 2022-05-24 10:21:15
目前,河南省蘭考縣通過探索庭院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使得庭院經濟在優化鄉村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還提高了閑置土地的利用效率,進一步拓展了農民群眾的增收致富渠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種養結合+庭院經濟”模式。鼓勵引導群眾通過“一宅變四園”,合理規劃庭院布局,用于種植果樹、景觀樹、花卉、蔬菜等,養殖家禽、家畜等。發展以種養結合為主的庭院經濟,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其“菜籃子”,降低群眾的日常生活開支,同時也有助于增加經濟收入。
“集體經濟+庭院經濟”模式。通過開展“一宅變四園”,結合農村宅基地改革,對宅基地超過半畝部分收回,一戶多宅退出,騰出部分土地歸村集體所有,進一步拓展了村莊的發展空間,盤活村內閑置土地,用于發展二三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民族樂器+庭院經濟”模式。立足本地桐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民族樂器產業,從業者多以自家庭院為主要生產、展示場所,將民族樂器元素融入庭院、街道設計之中,一戶一景,將農家小院改造成古樸雅致的“游園”,民族樂器的制作以蘭考縣徐場村最為集中,全村共有85家家庭式作坊,生產古箏、古琴、琵琶、阮等20多個品種30多個系列產品,每年經濟效益達1.2億元。目前,全縣共有各類民族樂器生產企業219家,年產各種民族樂器70萬臺把,帶動從業者1.8萬人,年產值達20多億元,占據國內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
“文化旅游+庭院經濟”模式。以張莊布鞋、蜜瓜醋、民族樂器等傳統工藝為支撐,建設獨具特色的文化商業街,鼓勵群眾將自家庭院改造成獨居特色的民宿,提供觀光游覽、文化體驗以及農村休閑服務,不但有助于傳承與發揚地方特色文化,同時拓展了農民群眾的增收途徑。(蘭考縣鄉村振興局 楊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