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江西日報 2022-05-30 11:25:00
“楊梅酸甜可口、汁水飽滿,除本地人外,不少廣州、湖南等地的游客也前來采摘。”初夏時節,在上猶縣油石鄉清溪村東魁楊梅基地,游客絡繹不絕,一籃籃楊梅才下枝頭,就上了餐桌。
依托富硒富氧的生態優勢,上猶縣堅持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增效益,積極建設優質富硒農產品供應基地,做強上猶綠茶、有機蔬菜、陽明湖魚、生態大米等系列優質富硒農產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會種糧變“慧”種糧
“以前種田靠農機,現在只需用手機。”上猶縣平富鄉向前村村民鐘建輝說,通過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提供的托管服務,可以讓村民足不出戶完成土地翻耕、育苗施肥、糧食收割及烘干去殼入庫等環節。
近年來,該縣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隔空”種起了田。“這項服務在方便村民、減少土地撂荒的同時,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可謂一舉三得。”向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鐘守民介紹,政府從集中育供苗、機插機拋秧、統防統治、稻谷烘干四方面給予資金補助,過去一年全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083.76元。
據上猶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李舒根介紹,全縣309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的托管服務,讓分散種植小農戶也受益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村里除了提供托管服務,還把無人耕種的土地流轉過來統一耕種。”水巖鄉橫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路煌介紹,全村流轉的560畝土地打造成了高標準農田。
農旅融合產業興
陣雨過后,雙溪鄉大石門村200畝茶樹一片翠綠,引得不少游人前來打卡拍照。
大石門是第二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該村依托軍人大會舊址、革命體驗館、明清古建筑群等旅游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觀光綠色農業。“富硒大米500畝、臍橙100畝、瓜果30畝……”雙溪鄉黨委副書記辜成偉介紹,在多個產業基地的支撐下,該村將通過發展農家樂、戶外拓展基地、民宿等,進一步加快農旅融合步伐。過去一年,前來大石門村參觀打卡的游客達1萬余人次,帶動120多戶村民從事相關行業,戶均收入達4萬元。
近年來,上猶縣持續壯大茶葉首位產業,深入實施富硒產業培育、林下經濟發展、農業品牌提升等工程,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富硒農產品供應基地。立足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茶葉、油茶、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特色農業產業,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注重培育鄉村旅游、鄉村民宿等新業態,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鄉風文明景象新
“每天做好家庭衛生保潔就能拿積分,憑積分可以兌換生活用品,大家都爭著賺積分。”近日,在黃埠鎮崖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民謝春香用積分兌換了抽紙。該村通過科學合理設置積分項目,由理事會統一檢查評比,引導村民積極投身環境衛生整治。
近年來,上猶縣大力推進美麗鄉鎮建設五年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和示范鄉鎮建設,打造美麗宜居示范點14個、新農村建設點50個、美麗庭院2200戶。深入開展“文明衛生家庭”評選等活動,設立環境衛生“紅黑榜”,開展“鄉間夜話”、鄉風文明行動等,引導村民除陋習、樹新風,講文明、愛衛生。同時,在全縣131個村建立“一約兩會”村民自治體系,通過村民推選,以鄉、村為單位組建新農村建設促進會,以村小組為單位組建村民理事會,共同制定村規民約,逐村逐組逐戶推行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打造村容整潔、鄰里和睦、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黃傳章 劉林美 記者 唐 燕)
云賬戶把鄉村居民納入現代化產業鏈條
電商快車加速跑進鄉村
蜂蜜產業帶動“三產融合” 這里的鄉村“蜂”景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