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2022-06-20 10:29:03
中新網臨汾6月19日電 (李庭耀 李茁壯 鄭珍)記者6月19日從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融媒體中心獲悉,該縣唐興鎮古城村小麥高產高效技術示范基地在去年畝產830.84公斤的基礎上再創新高,畝產達到855.13公斤,創山西水地小麥最高單產紀錄。
6月18日上午,在上述基地,由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國家小麥體系栽培與土肥專家湯永祿、王朝輝及來自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運城市農業農村局、臨汾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高產創建實收測產程序,通過丈量面積、查驗清倉、校正計量器具、測定含水率、稱重、計算產量等步驟進行實收測產。
隨后,湯永祿代表驗收專家組宣布測產結果:實際收獲面積為3.377畝,小麥鮮重2840.92公斤,含水量11.12%,去雜0.5%,按照13%的標準含水量折算,凈重為2887.78公斤,折合畝產為855.13公斤。
國家小麥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高志強介紹,去年由于嚴重的秋汛,導致華北五省普遍晚播,麥苗長勢形成冬前“一根針”和“土里捂”,并且面積非常大。但由于底墑充足,加之翼城縣今年投資1000萬元進行了三次葉面噴肥,對全縣小麥產量的提高很有效。
翼城縣唐興鎮小麥高產高效技術示范基地是由高志強教授團隊與山西瑞德豐種業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種質創新與栽培生理”博士工作站和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針對去年特殊天氣,該基地通過“耕播優化水肥精量綠色高產技術”,利用寬幅勻播、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適時給予水肥供應等科學技術進行弱苗轉壯,實現了種子和肥料精確定量控制、基肥集中均勻條施,提高了效率,節省了用工成本。
實打實收現場,家住翼城縣里砦鎮里砦村的村民鄭天龍趕來觀看。他說,去年雨量過大,影響了播種,耽誤了時間。今年開春以后的小麥分蘗明顯減少。通過當地多方指導和三次葉面噴肥,他家12畝水地產出小麥8074公斤,遠超去年播種時的估算。(完)
關注三夏丨一畝小麥的增收賬
【奮斗者正青春】破解小麥赤霉病的基因密碼
大國“糧”策丨貴州農業生產托管探索種地新模式
山東濟寧魚臺縣全方位多舉措做好“三夏”小麥機收工作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