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22-06-29 08:43:14
經濟日報北京6月28日訊(記者熊麗)中共中央宣傳部28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
“這十年,中國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在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我國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經濟發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長,也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介紹,我國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3%上升到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超過1.2萬美元。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豐碩成果,2021年我國創新指數升至世界第12位。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至202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約409萬億元,年均增長7.8%,投資結構不斷優化,重點領域建設成效顯著,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深化。2012年以來,全國民間投資占整體投資比重始終保持在55%以上,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力軍。
這十年,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經濟體制改革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全方位展開、系統性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效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介紹,過去十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翻了兩番,從1085萬戶增長到4457萬戶。營商環境大幅優化,全球排名從2013年的第96位躍升至最新的第31位。
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加快形成。我國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境外投資存量從不足6000億美元增至超過2.6萬億美元。
這十年,人民生活實現全方位改善。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就業質量顯著提升,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年。城鄉基本醫療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這十年,經濟安全得到全面加強。我國糧食生產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持續提升,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不斷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保障能力不斷增強,5G、基礎軟件、工業母機、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可再生能源發展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步伐加快。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
從“雙萬億”新起點再出發——數字經濟重塑下的長三角新成員答卷
保通關、穩外貿!上海邊檢助力經濟加速復蘇
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十年來站上“新臺階”
打出“組合拳” 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勢頭好
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繼續保持“雙降”
中國這十年|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