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2022-06-30 08:27:33
大理下關自古以來就是滇西滇南的茶葉通往內地和康藏地區的重要集散地。現代形狀的沱茶1902年創制,由此下關各茶莊、茶號開始批量生產沱茶銷往四川。由于加工沱茶原料等級最高,選料考究、制作精細、產品盛譽。
120年來下關沱茶持續發展,是云南茶業發展的一個歷史宿影,也是中國和云南茶葉品牌的經典代表。
云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風介紹,1941年3月下關茶廠及下關沱茶集團公司的前身康藏茶廠成立, 1948年改名為“云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新康藏茶廠”。改革開放后“云南沱茶”遠銷到法國、西班牙、荷蘭、意大利、英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許多國家消費者的高級保健飲料和饋贈親友的珍品。2004年下關茶廠及其改制后的下關沱茶(集團)公司全面完成了民營化改造。從茶葉流通體制改革到民營化改制的20年間,下關茶廠以沱茶為核心的產品數量和質量不斷得到提升,沱茶類產品在總產量中的份額從10%逐步提升到50%以上,經過市場競爭下的開拓、創新,下關沱茶(集團)公司省部級以上優質產品全面覆蓋了內銷、邊銷和出口三大產品體系。
2021年,投資3億多元占地300多畝,總建筑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的大理銀橋新廠區建設基本完成。下關沱茶集團公司以新廠區全面竣工搬遷為契機,全部改用清潔能源,大力推進生產加工綠色化、標準化、清潔化、自動化、智能化,致力于對銀橋新廠區進行多方位的管理優化,以提升綠色產品加工的軟硬實力,推進完成HACCP、ISO22000體系認證。
從1941年康藏茶廠成立至今,下關茶廠和改制后的下關沱茶集團公司,累計生產和銷售的精制茶產品達30多萬噸。“一百多年下關沱茶手手相傳,從未間斷,為茶農的脫貧致富,為消費者的生活必需,為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陳國風說。
120年歷經風雨,下關沱茶成為中國茶業和云南普洱茶的一個傳奇。120年醇香歲月,讓下關沱茶歷久彌香。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表示,下關沱茶是中國茶界的一面旗幟,也是云南茶產業的明星品牌。他提出,下關沱茶在做好產品內銷的同時,還要放眼世界,加大對外宣傳推廣;在做好傳統茶葉創新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做好產品深加工,強化個性化產品開發,提高市場競爭力;主動融入大理州茶產業發展戰略布局,積極發揮龍頭企業作用,講好大理茶文化,推進茶旅融合,帶動大理茶產業不斷轉型升級。
下關沱茶是大理唯一的百年品牌,是近代以來大理人民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真實寫照。其制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成為了大理一張底蘊豐厚、韻味綿長的文化名片。
大理州副州長魯旭俊表示,大理要以沱茶創制120周年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弘揚大理老一輩匠人的開拓精神,不斷總結品牌建設的經驗啟示,聚焦主業深耕,傳承發展百年沱茶品牌,把下關沱茶培育成為消費者喜愛、市場競爭力強的標志性茶葉品牌。進一步將茶產業發展與茶文化傳承相融合,做活茶旅融合“文章”,將采茶、制茶、品茶等民族傳統技藝不斷發揚光大,讓每一位品茶者通過下關沱茶體驗大理文化、感知大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