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2022-07-01 13:56:32
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教授、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研究員,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教授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來自濰柴雷沃、江蘇沃得、中國一拖、中聯農機、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久保田、洋馬、克拉斯、愛科等國內外收獲機骨干企業和零部件生產企業、高校研究院所的領導、專家和嘉賓參加會議。論壇受到行業高度關注和期待,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克拉斯等外資企業設置分會場組織相關人員線上參會,現場及線上參會人數超過500人。江蘇大學校長顏曉紅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
陳志會長在致辭中指出,收獲機械是農業機械中最復雜、最具代表性的機器,除了動力行走系統外,割臺、輸送、脫粒、清選等工作部件的往復、旋轉、振動等多種運動形態,需要齒輪、鏈條、角帶、液壓等多種動力分解、傳遞方式。隨著國際上收獲機械高效率、多功能和智能化發展趨勢,我國收獲機械技術和產品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輪式小麥收割機喂入量從2-3kg/s為主提升到8-9kg/s為主,10kg/s以上也開始小批量投入市場;履帶式稻麥收割機喂入量從2kg/s提升到6kg/s為主,8kg/s以上及10kg/s也有產品;摘穗式玉米收割機早就淘汰了背負式,現在4行機為主,摘穗割臺、剝皮裝置技術世界領先,還創造出立式割臺、高低輥、穗莖兼收、高濕玉米籽粒直收等新機型,青貯飼料、馬鈴薯、油菜、花生、棉花、甘蔗等大宗作物收獲機械也基本解決,辣椒、茶葉、紅棗、枸杞、油茶、板栗、核桃等特種作物及部分水果蔬菜采收機械也已布局研發,突破指日可待。
同時他指出,在效率、品質和智能化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他希望參會人員珍惜此次來之不易的機會,開闊視野、拓展思路、了解趨勢、促進合作,有所收獲。
本次論壇報告共有12場報告,上午下午各6場。上午大會由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寧學貴主持,下午大會由江蘇大學副校長全力主持。
中國工程院羅錫文院士、吉林大學付君教授、濰柴雷沃、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久保田、愛科、洋馬、克拉斯等國內外知名收獲機企業和專家圍繞收獲機械技術發展現狀及方向、核心部件技術發展及智能化收獲技術等內容進行了專題報告。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做《“以工強農、以融興農”工科涉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報告
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中祐二做《支撐久保田智慧農業與收割機自動駕駛的基礎技術》報告
濰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王樂剛做《中國谷物聯合收獲機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
約翰迪爾公司(John Deere)中國區作物收獲機械產品工程師王海豐做《谷物聯合收獲機排放升級及收割機的智能化技術》報告
吉林大學領軍教授、博導、副院長付君做《中國玉米聯合收獲機的發展研究》報告
凱斯紐荷蘭工業(CNH Industrial N.V.)亞太區產品管理總監Christophe Lemaitre(克利斯托夫)做《國際谷物收獲機的技術和發展趨勢》報告。
德國克拉斯公司(CLAAS KGaA mbH) 產品管理總監Stefan Trendowiz(斯蒂芬)做《谷物聯合收割機高效、低損收獲技術研究和分享》報告。
洋馬農機(中國)有限公司開發部部長張中杰做《履帶谷物收獲機底盤驅動技術與產品》報告。
凱斯紐荷蘭工業(CNH Industrial N.V.)亞太區品牌管理與商務服務副總裁Matthieu Sjourn(馬提奧)做《單軸流滾筒谷物收割技術的發展過程及最新進展》報告。
愛科常州(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聯合收割機資深專家楊立東做《橫軸流收割機清選效率提升的利器-加速輥》報告。
德國克拉斯公司(CLAAS KGaA mbH) 產品策略和前期開發高級經理Obermeier-Hartmann做《大型谷物收獲機底盤驅底盤技術發展趨勢》報告。
本次論壇的參會代表既有高校院所企業的科研人員,也有收獲機械整機及零部件企業的管理人員及技術專家。此次論壇既是技術交流的盛宴,也是開闊視野、拓展思路、了解趨勢、促進合作的良機,同時也是行業同仁思想交流、感情升級的好機會。參加論壇的代表紛紛表示,本次論壇報告內容豐富、技術水平高、實用性強、對未來收獲機械整機及零部件產品升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際組織稱全球農產品行業未來十年面臨根本挑戰
“一帶一路”國際智慧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討會順利舉行
2022年鐵路暑運 | 落實保通保暢措施 保障重點物資運輸
寧夏舉辦檸條機械化收獲暨飼草料加工農機推廣“田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