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2022-07-06 08:23:29
2022年6月22—25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線舉辦“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發展論壇”活動周。活動周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主辦,深圳國際人才交流中心、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由兩場主題論壇和兩場項目推介會組成。主題論壇邀請了中國、日本、以色列、羅馬尼亞、德國、荷蘭、挪威等國的政府官員和科研院所、專家組織、企業嘉賓就議題進行在線交流。項目推介會邀請了來自中國、日本、以色列、羅馬尼亞、荷蘭的專家和項目持有人推介多個農業領域合作項目。此外,來自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主管部門,以及國內部分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農高區、農業科技園區、國家創新型縣(市)及農業企業嘉賓在線參加了活動周。本次活動周得到了專業人士和社會公眾的積極關注,4場活動視頻直播在線觀看量超過500萬人次。
在6月22—23日先后以“農業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的現狀與展望”“智慧農業技術發展與應用”為主題舉辦的兩場主題論壇上,演講嘉賓們認為,中國的智慧農業正處在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期,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對農業數字化、農機智能化的指導方針和指引性政策,為這一領域的發展帶來了良好前景,各國農業專業人士應以此為契機,共同開展農業領域國際合作,推動農業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科技部外國專家服務司副司長李昕表示,中國愿意攜手世界各國致力于農業發展的新朋老友,共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為推動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實現各國人民的高品質生活提供支撐。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副司長孫傳范表示,科技部歷來高度重視智慧農業科技創新工作,著力推進項目、基地、人才、資金的一體化配置。“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著力打造智慧農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深入推進智慧農業交流合作,推進智慧農業發展邁向新臺階。
荷蘭經濟部發展援助署司長、上海“白玉蘭獎”獲得者榮彼得表示,今年是中荷建交50周年。在農業領域,中荷合作穩步增進,雙向投資不斷擴展,這不僅推動了中國的農業現代化,也為荷蘭企業打開了廣大的市場,期待兩國在農業領域能夠結成更多合作伙伴,探索更多合作機會,產生更多豐碩成果。
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智慧農業事業本部總經理小澤尚志表示,歐姆龍將傳感器和人工智能應用于農業生產管理數字化轉型取得了積極進展,歐姆龍愿與中國政府及業界人士攜手推動農業生產實現數字化轉型,為農業和農村發展作出貢獻。
拜耳(中國)有限公司亞太區數字創新與孵化部中國區負責人何嘯剛表示,拜耳將在人工智能在育種上的應用、農業生產過程數字化、設施農業等方面繼續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推動農業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前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以中商會會長馬奕良表示,以色列作為全球領先的農業技術中心,有著大量高精尖農業科技企業,這些企業十分愿與中國開展合作,用自己的技術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在6月24—25日舉辦的兩場項目推介會上,中外專家和項目持有人推介了涉及智慧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智能農機、水產養殖、作物種植、糧食加工、病蟲害防治等領域的多個農業領域合作項目。其中部分項目得到了中方參會企業的積極關注,會后即通過活動主辦方與外方取得聯系,準備開展進一步對接。
“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發展論壇”是大會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大會將繼續以需求為牽引,聚焦科技創新對鄉村振興發展的支撐作用,發揮大會國際化的優勢,整合農業農村發展領域的國內外優質資源,推動各方交流分享先進經驗和理念,開展項目、技術、產品的合作與交易,為農業農村領域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和人才交流提供契機,為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搭建務實平臺。(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