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東方城鄉報 2022-07-12 10:59:22
“為合理設置積分制管理中的積分項目,我們前期認真聽取了村民意見,召開各類人群的研討會,與各試點村交流討論。經過多方研判,現在‘寶善治’積分系統中包含了村民議事、平安建設、文明新風和美亮村宅等4個大項以及下含的13個小項,村民可以通過簽署承諾事項或申報榮譽等途徑獲取積分,當然也可能會因違規行為被扣除積分。積分事項覆蓋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部分積分事項可以每月申報得分,激勵村民持續關注村情村務,長期保持良好文明風尚。”寶山羅涇鎮塘灣村工作人員劉榮昌介紹道。
利用閑置房屋開設“積分超市”,安排志愿者幫助村民進行積分兌換,塘灣村家門口的“積分超市”讓村民看到了參與積分制管理帶來的實惠,參與積極性也隨之提高。
積分形式多樣化
鼓勵村民參與鄉村治理
“小胡,今天又是你在這里做志愿者啊,快來幫阿姨看看怎么能夠獲得更多積分!”村民陳阿姨兌換積分之后迫切地詢問著志愿者。
“陳阿姨,你可以和我一樣參加志愿服務呀,還有移風易俗、優美庭院評選等活動都可以獲得積分的!多多關注村情村務,一年到頭都有積分可以拿!”志愿者胡亞南熱情的介紹道。
推行之初,塘灣村采用的是在智能機上操作“寶善治”積分系統。但實踐中發現,不怎么熟練的操作打消了一部分村民的積極性。為此,塘灣村在爭取到村內企業大力贊助支持后,設計紙質積分卡贈送到每戶村民家中,讓村民可以先行體驗憑積分兌換禮品的福利,乘此宣傳推廣積分制的具體操作方法。體驗后,村民對積分制的興趣大大提升,操作上的“小困難”也可忽略不計了。
積分制管理集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為一體,鼓勵村民全方位全過程參與鄉村治理。村民通過參加積分事項,讓好人好事、新風良俗有了榮譽分值,也給村規民約賦予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逐步引導群眾主動參與村級公共事務,凸顯農民群眾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地位,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讓農民群眾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要參與者、最大受益者,使村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村民的自治熱情不斷激發。
“積分排行榜”掀起
比學趕超熱潮
據悉,“寶善治”積分系統設置積分排行榜,村民登錄系統之后可以看到本村排名靠前的戶號及其積分值,村民之間會經常分享“得分之道”——長期參與志愿活動、庭院優美整潔、應屆畢業生回鄉就業……積分制在“口口相傳”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周圍的村民,鼓勵大家學習先進、比學趕超,攜手構建文明有序的鄉村風貌。
積分制能將傳統的鄉村治理方式有機結合在一起,類似村規民約、模范評比和安全建設等諸多規則制度都可在積分系統中集中體現,村民在積攢積分的激勵下會對以上規則制度投以更多關注。積分考核體系涵蓋了鄉村治理的方方面面,對文明鄉風、平安建設、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等各方面都會產生提升作用。
積分制管理制度讓村民的言行有“鏡子”可照,有“標桿”可學,通過積分排行榜,平日里熱心公益、文明環保的住戶被更多村民知曉,行為好、積分高、兌換多,“有德者有得”使帶頭示范作用得到更好發揮。積分管理系統中加入村規民約承諾、紅白喜事操辦約定和志愿者服務等項目,這些原本依靠自覺遵守的事項也在積分制下有了約束,在積分制的激勵下,村民的思想和習慣進一步向上向好發展。
“任務型”轉“激勵型”
提升治理效能
“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系統內的承諾事項,有效對各類不文明的行為做出了一定規范,同時制定了相應的懲戒措施,可以有效引導村民移風易俗,使村委會在開展鄉村治理工作過程中有了更加有效的抓手。”塘灣村黨支部副書記顧燕說道。
在大家普遍積分都為70多分時,西陳宅村民陳良家的積分已經200有余。陳良在村內擔任小隊長,長期熱心村情村務,此次疫情期間,他主動請纓成為志愿者忙前忙后、不辭辛勞,單憑志愿服務的積分就已經領先在前,再加上他的參軍經歷和美麗庭院等積分,他的排名遙遙領先……陳良的積分讓塘灣村村民一改“各家自掃門前雪”的風氣,紛紛主動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通過將各類項目和指標轉化為具體分值,鄉村治理從無形變為有形,使“軟約束”有了“硬抓手”。積分制將村級事務與村民利益聯系起來,把鄉村治理方式由“任務型”轉為“激勵型”,既節約了管理成本,又提升了治理效能。
截至目前,塘灣村積分管理系統已覆蓋全村90%以上的戶數,積分制實行以來,越來越多村民主動參與村里組織的各項活動,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有效破除了陳規陋習,提高了鄉村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