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西頻道2022-07-19 08:43:29
人民網南寧7月18日電 (記者陳燕)記者18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給就業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廣西出實招、出新招,通過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少于100萬個就業崗位、支持就業幫扶車間建設、對困難行業實施緩繳社會保險費等舉措,全力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
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
對靈活就業后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廣西將給予不超過其實際繳費2/3的社會保險補貼。
對畢業學年殘疾、獲得國家助學貸款或屬于低保家庭、困難殘疾人家庭、脫貧戶家庭、特困人員(孤兒)中的高校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畢業生,按照上一年度全區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的80%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對吸納畢業學年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畢業生和16至24歲持《就業創業證》的已登記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的單位按規定給予見習補貼,對見習期滿留用率50%以上的單位,適當提高見習補貼標準。
實施農村特崗教師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穩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招聘高校畢業生規模。
為更好地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2022年全區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部門將組織不少于400場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全年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少于100萬個就業崗位。
加大就業幫扶力度
廣西對自主前往廣西區外務工的脫貧人口適當安排一次性往返交通補助。對吸納脫貧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就業,與之簽訂1年(含)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或社會組織,按其為脫貧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法定退休年齡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對于招用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的單位,符合條件的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對實現靈活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將給予不超過其實際繳費2/3的社會保險補貼。
此外,廣西將繼續支持就業幫扶車間建設,新建一批零工市場,提供更多靈活就業崗位。加大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安置脫貧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就業。同時,廣西也將深化粵桂勞務協作,建立區內勞務協作機制,開通“家門到車門、車門到廠門”送工綠色直通車,增加“門對門”送工進企頻次,加大農民工返崗務工“點對點”服務力度。
實施緩繳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
在對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的基礎上,廣西進一步擴大實施范圍至以產業鏈供應鏈受疫情影響較大、生產經營困難的制造業企業為重點的其他17個困難行業,其中養老保險費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原明確的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保險費期限相應延長至2022年底。
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可申請緩繳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參照執行。
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2022年繳納養老保險費有困難的可自愿暫緩繳費,2022年未繳費月度可于2023年底前補繳,繳費基數在2023年全區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自主選擇,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加強技能培訓促穩崗就業
廣西繼續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企業按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開展自主培訓,鼓勵企業成立具備相關職業(工種)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參與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加強校企合作,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開展訂單式培訓和項目制培訓。推進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加大產業工人供給。
此外,廣西還將構建“培訓+就業”模式,圍繞用工需求,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促進脫貧人口等農村勞動力就業。組織技工院校結對44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參照縣和大型易地搬遷安置區,實施職業技能幫扶行動。調動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積極性,統籌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培訓,做好崗位推薦和技能培訓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