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2022-07-26 11:08:11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培蓮)日前,在吉林省梨樹縣舉辦的第二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論壇上,來自政府、高校、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合作社等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調發展聯盟的成員單位參會,探討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的路徑,推動黑土地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健康發展。
近兩年來,梨樹縣為了保護好“土地中的大熊貓”,成立了黑土地保護研究站,成功研發了全國第一臺條旋播種一體機。梨樹縣委副書記、縣長畢志杰介紹,當地總結和推廣黑土地保護的“梨樹模式”,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建設了20個以300公頃為一個標準方的現代農業生產單元,1個機手、3臺機械就能實現標準化作業,還與中科院合作,探索實施了高產、穩產、增效的保護性耕作綜合技術,建立了“政府推動+鄉鎮負責+專班落實+合作社實施+院校技術支撐”的縣域示范推廣網絡。今年,梨樹縣還將“梨樹模式”推廣面積達到了285萬畝,實現適宜推廣地塊全覆蓋。
“黑土地保護是一項長期工程。”在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黑土地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李保國看來,由于短期內無法帶來明顯的效益,導致一些農民不愿在此增加投入,就需要從觀念和資金兩方面充分調動廣大農戶和農業新型主體的保護意識。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任大鵬則認為,要著力推進解決黑土地保護試點過程中存在的各方積極性不高、配套保護措施難以大面積開展等現實問題。同時,他還建議擴大保障范圍,通過提高黑土地保護獎勵,正向激勵更多的種植戶積極投入到黑土地保護耕作中。
“要立足科技創新,保障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順利實施。”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成果轉化辦公室主任劉福濤介紹,目前,所里的基礎研究取得新進展,構建了黑土區坡面侵蝕模型、黑土地監測系統與管控平臺。接下來,所里還將聯合院內外黑土地研究優勢科研力量,籌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專項后續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去年9月,吉林大學黑土地研究院成立,整合地學、理學、農學、工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力量,組建了7個研究團隊和4個研究基地,相關科研工作正有序推進。下一步,吉林大學將進一步加強與各方合作,繼續支持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
黑龍江:在黑土地上奮力闖新路、開新局
推動黃河文化走出去 五部門聯合印發《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
第二屆黑土地保護利用國際論壇在長春召開
農耕文化之光閃耀青山綠水間——記我國加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