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云上咸豐 2022-08-03 10:55:31
走進活龍坪鄉海龍坪礦山,放眼望去,郁郁蔥蔥煙葉長勢喜人,套種的黃豆苗迎風肆意生長,似一片綠色的海洋。

“再過一個多月,這片煙田就要迎來采摘期,按照一畝產值5000元,9月份就有一筆可觀的收入了。”海龍坪村長茅坡小組村民汪兆鵬在短暫的休息后,又一頭扎進了煙地,盡管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但是喜笑顏開的面龐在烈日下如太陽一般燦爛。
很難想到,眼前這一大片綠意盎然的煙地去年還是一座無人問津、誰聽誰搖頭的廢棄礦場,34畝土地亂石嶙峋,在綿延的群山中顯得那般突兀。

“環境好了,村民收入增加了,我心情也好了”。活龍坪鄉國土資源所所長張利看著眼前成行連片的莊稼里長出的“金葉子”和“金豆子”,更加堅定了守護“綠水青山”的決心。
2021年初,在咸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活龍坪鄉國土資源所的監督下,礦山業主對廢棄礦山進行復墾復綠,經過兩輪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海龍坪礦山土壤厚度增加,渣石率減少,達到復墾復綠要求。在長達4個月的礦山修復治理過程中,活龍坪鄉國土資源所工作人員嚴把礦山修復督促工作不放松,由于山路難行,他們走爛了3雙鞋。如今,肥沃的土壤鋪滿山間地腳,當地村民在此耕作煙葉16畝,礦山業主種植黃豆18畝。

“如果我走過的土地會染上綠色,那我愿意每天都行走在這山間地頭,活龍的環境好啊,我想努力守護好這片土地”,活龍坪鄉國土資源所所長張利感慨地說道。
“腳下沾滿多少泥土,內心就會收獲多少芬芳”,是一種信仰,更成咸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系統工作人員秉承的工作原則。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全系統工作人員積尺寸之功,堅定不移的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努力為咸豐建設“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作出貢獻。

2021年以來,咸豐縣嚴格落實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要求,加強對全縣礦山的監管,督促礦山企業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復綠義務,并在整改過程中建立長效機制,推動礦山修復整改工作高效開展。截至目前,該縣11個采石廠已完成修復治理,補植復綠約100畝,栽種適宜苗木5000株,栽種攀延植被1900多株,播撒草籽3000斤。同時,對全縣已關停的9家煤礦完成治理并通過專家及部門驗收,共恢復面積約106.8畝,補植適宜苗木3000余株,播撒草籽面積約79.5畝。
高坪鄉積極投入災后重建
從豆子到杯子:咖啡“小莊園”延伸產業“長鏈條”
黑龍江寶清:廢棄礦坑變身翡翠湖
寧夏集中整治廢棄礦區,新增耕地近萬畝—— 復墾歸田,糧食生態雙“豐收”
湖北咸豐縣